一是印度的天太热太潮湿,从北面越过开伯山口进去的中亚军队不大适应,呆久了容易得病。
二是从中亚入印度必经的阿富汗高原是片钉子户遍地的山区,朱慈烜的大军要通过那里并不难,但是要牢固控制通往这片印度的山区却很不容易。需要花费很大的力量和时间,反反复复进行争夺——阿富汗山区的山谷极多,而大多地形险要,而且冬季都会有大雪封山,而夏季又比较干旱。除了在那里生存了不知道多少年的当地人,外来户要进去扎根都很困难。
因此朱慈烜想要长久的在印度收保护费也不容易,所以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他虽然几度通过阿富汗山区进兵印度,但都没有久留,而是捞一把就走。
而被他捞到的钱,也没有用于还债,而是用于征服阿富汗山区。经过二十多年的血腥战争,现在的朱慈烜已经控制了阿富汗半数以上的地区,进入印度的道路基本畅通无阻了。
他的大军进入兴都库什山脉一路行进而来,都没有遭遇任何抵抗,哪怕骚扰性的攻击都没遇到过一次。
不过朱慈烜的眉头,却是越拧越紧了。这一路安静的似乎有点过头来!奥朗则布还控制着半个阿富汗呢!
另外,他现在还没有见到巴米扬屯田千户察哈尔·昂格尔的信使……巴米扬山谷不仅是中亚进入阿富汗腹心地区的重要通道,而且还是一处可以屯田的宝地。
所以早在十年之前,朱慈烜就设立巴米扬屯田千户,在巴米扬山谷筑城屯田,还迁移了1000户蒙汉军户,在山谷当中屯驻守备,而且还在山谷之中修建了大型粮仓,囤粮数十万石。
朱慈烜的大军在山道上转过一道弯,出现在前方却依然是光秃秃的重重山峦,眼看前路漫漫无尽头,这位上了年纪的大汗难免有些心浮气躁——如果这次不能征服印度西北部,他欠下的巨债,怕是要传给子子孙孙了……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前方传来,就看见十数蒙古骑士,举着一面大蒙古国的鹰旗,向着朱慈烜的四斿黑纛飞驰而来,直到被朱慈烜的一名怯薛长飞马上去拦住。
那名怯薛长和来人谈了几句,就拿着一个锦盒飞马到了朱慈烜跟前,大声报告道:“大汗……巴米扬山谷安然无恙!
另外,奥朗则布的阿富汗总督阿米尔·汗(就是那个印度大明星的祖先)在去年冬天死去了!”
“阿米尔·汗死了……”朱慈烜哈哈大笑了起来,“长生天保佑!奥朗则布牢绊德干,阿富汗全靠阿米尔·汗主持,他一死,我等再无忧矣!”
第2275章 又是后记(三)光绪天皇
“哈哈哈,老二这些可是如愿以偿,入主拉合尔了!”
“唉,入主了又能怎么样?抢点钱都不够付利息给你的盐业银行的……”
“老三,你这话说的可就不中听了,我什么时候逼过老二?老二这几十年来,以大蒙古国的名义借了盐业银行一亿几千万两,每年光是利息就得上千万,不都是大明朝廷拿出来补贴他的?”
“他这不是担心有朝一日没人替他付利息吗?”
“担那心干什么?老爷子身体好着呢!老三,你来的正好,咱又有俩小妈眼看要生了,回头记得多准备两份贺礼!不,不是两份,得是四份,孝仁,你也得给!”
“伯父,侄儿一定会多预备两份厚礼的……”
大明洪宪十八年十一月末的某一天。上海十间堂内,刚刚从皇帝宝座上退下来的朱慈烺。正在一处可以眺望江景的楼阁当中,和从日本国过来的朱慈炯、孝仁两父子一边喝茶,一边说话。
朱慈炯和儿子孝仁来大明是给太上太皇朱由检祝寿的。朱由检是万历三十八年十二月二十四日生人,洪宪十八年的十二月二十四日,正好是八十圣寿(虚岁做九),当然得好生操办一下。
在印度打仗的朱慈烜、朱慈烽、朱慈灿、朱慈烁、朱慈燏五兄弟是不能亲自回来给老爷子祝寿了。但是日本天皇朱慈炯和皇太子孝仁都闲着,当然应该来大明给朱由检拜寿了。
而朱慈烺在退休之后,就从南京紫禁城搬回了上海十间堂,和自己的孙子,封了皇太子和吴王的朱怡铀共居一城,一边养老,一边教导孙子操控金融的窍门——现在明朝培养接班人的方式很有意思,都是由祖父负责培养孙子,而且是一代从军一代从商。从军的接班人就封燕王,领燕宁四万户,在成为皇太子后担任北京留守,总督直隶、宣大、燕宁、辽西、辽东、辽北、辽南等地军务民政。而从商的接班人封吴王,兼知上海府,在成为皇太子后担任南京留守,总督江、浙、闵、粤四省军务民政。
这样一来,明朝的皇帝就会在军阀和财阀之间来回轮换,军阀皇帝上台,就会整顿军务,对外扩张。而财阀皇帝上台,则会整顿财政,消化前任的扩张成果,并且填补前任留下的财政窟窿。
而国家也不会在穷兵黩武或是文恬武嬉的路数上一条道走到黑。
另外,无论是军阀皇帝还是财阀皇帝,在上台之前都已经接受过长期的训练,而且还拥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多半还拥有了自己的一套班底。
当然了,同时接受培养的皇子、皇孙都不止一人。不过那些备胎所得到的资源不能和正主相比。但是必要的教学、训练和实践机会,都是有充分保证的。
这些备胎如果一辈子没有机会转正,也会成为相当出色的军事和经济人才。等正主坐稳了江山之后,就可以作为宗室大臣加以重用了。
而和大明在皇位传承问题上的从容不同,朱慈炯的天皇皇位传承就有点紧张了!
因为朱慈炯的天皇法统不是来自他,而是来自他的妻子兴武院上皇!
而兴武院上皇一共只给朱慈炯生了三个儿子,其中一个儿子继承了宁王之位,一个儿子继承了上杉家,一个儿子留着继承天皇家……好在孝仁皇太子的身体还算过得去,也挺能生娃的,现在已经有十个儿子可以继承天皇家了。
而为了天皇家的传承不至于中断,朱慈炯已经效仿德川家,成立了天皇御三家,选出三个聪明伶俐,身体也非常健康的孙子在金泽城、水户城、名护屋城成立了三个亲王藩,以传承天皇家的血脉。
而在后继之人的问题得到了充分的保障之后,朱慈炯终于可以放心大胆的带着皇太子孝仁踏上大明天朝的土地——飘洋过海还是挺危险的。
“老大,”朱慈炯指着自己微有点肥胖的长子,对朱慈烺道,“吾儿孝仁今年也四十多岁了,日本国的天皇、藩主流行提前退休,所以我也不想等到60岁了。等给老爷子拜完寿,回日本后,我就退下来让他当天皇了。”
朱慈烺听到朱慈炯准备退休,当然是非常高兴的,明治天皇终于退休了……这下洪兴天子(就是那个战无不胜的朱和壕)就可以放心了。
“老三,那你儿子的年号是什么?”朱慈烺又打听了起来。
明治之后应该是大正……那么朱慈炯的孙子就该是昭和了!
“光绪!”朱慈炯道,“光者,光大也。绪者,未竟之功业也。光绪合在一起,就是光大竟之功业的意思!”
光绪原来是这个意思啊!
朱慈烺也是头一回知道,不过他不会告诉兄弟这个光绪是个不大吉利的年号,于是就点点头道:“好的……光绪是个好年号。应该可以光大老三你和兴武院未竟之功业的。”
“唉,那轮得到他做主?”朱慈炯摆摆手,苦笑道,“日本国流行太上天皇和太上藩主干政,兴武院都退了那么多年,还隔三岔五一个院宣呢!我要是退了位,当然也得搞上几年院政,到了搞不动了,再让他这个光绪天皇当家作主吧!”
朱慈炯说这话的时候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生命力有多强……别看他今年已经五十多岁快要六十,但是他的生命旅途可漫长了,现在连一半都没过去呢!
这位光绪天皇肯定是等不到为他老爹送终的时候了……
不过这个秘密现在还没什么人知道,朱慈烺当然也不知道,所以就只能在心中祝福朱三太子长命百岁(这是祝福吗?)了。
……
今年已经虚岁七十九岁高龄的崇祯太上太皇的身体,依旧好的出奇,在八十寿辰到来之前,还新添了一双混血儿女,不过他还是不大高兴……这都要过八十大寿了!
等到九十岁的时候……就要死了!而且他都当了两回皇帝了,再投胎估计没有皇帝可以当了,肯定也得喝完了孟婆汤再投。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北宋穿越指南临安不夜侯铁骨[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明朝败家子[精校版]藏国黑道特种兵盛唐挽歌谍影风云(民国谍影)[精校版]绍宋[精校版]唐砖[精校版]秦功步步生莲[精校版]极品家丁[精校版]间谍的战争[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窃明[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谍影凌云晚明[精校版]红楼之挽天倾奉天承运[精校版]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国色生枭[精校版]叛徒[精校版]大唐扫把星[精校版]覆汉[精校版]北地枪王张绣[精校版]抗日之兵魂传说[精校版]庆余年[精校版]国士无双[精校版]谍海王牌大宋第一状元郎[精校版]随波逐流之一代军师[精校版]最强兵王[精校版]小阁老[精校版]汉阙[精校版]大魏宫廷[精校版]唐人的餐桌我要做皇帝[精校版]大明国师两京十五日大唐天将军特战先驱[精校版]花与剑与法兰西[精校版]夜天子[精校版]民国投机者秦吏[精校版]朕能走到对岸吗我的帝国[精校版]唐朝小闲人[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梦回大明春[精校版]国策[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抢救大明朝[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大宋的智慧[精校版]盛唐烟云[精校版]枭臣[精校版]葬明[精校版]佣兵的战争[精校版]一品江山[精校版]序列大明辛亥大军阀我的第三帝国[精校版]世子很凶[精校版]大明武夫[精校版]将血[精校版]扼元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汉乡[精校版]十国千娇[精校版]三国之名门公子[精校版]权臣红楼之庶子风流[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银狐[精校版]伐清[精校版]三国之蜀汉我做主[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父可敌国北朝帝业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精校版]如意小郎君[精校版]逍遥游[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崛起之第三帝国[精校版]春秋我为王[精校版]雅骚[精校版]萌娘三国演义[精校版]外科医生的谍战生涯崇祯十五年[精校版]北颂[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混在三国当军阀[精校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