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txtzw.net)--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txtzw.net

第2201节

作者:大罗罗
所以新华国这边什么富贵县、发财县、金银县之类的名称,都是非常多见的。
而这么一个俗到不能再俗的国家,居然抛弃了帝王家业,办了个共和之国,当然不是因为了建立一个什么理想国。而是因为初次抵达这片“遍地黄金”的热土的人们,都不愿意世世代代的扎根于此,他们都想发了一票之后就回大明老家去享福。而且跟随吴三桂、施琅、陈永华等人抵达新大陆的明军陆海军官兵,也不想世世代代都当新洲人,所以对于在新洲建国兴趣寥寥,更没什么人想放弃明朝的爵禄,跑去当新大陆的贵族。
而且他们就算想,也没法当新华国的贵族,因为现在大明本土的贵族一般不玩虚的,都是领有勋庄和军户的军事贵族。在新大陆圈一块土地当勋庄倒不难,但是军户难弄啊!
在新大陆这里,最宝贵的就是人口啊!
虽然新华殖民地开张的时候,朱慈烺一次就组织了十个千户和三百艘太平洋大帆船远渡重洋。在之后的十几年中,也保持着一年十个千户的海运规模。
但是这些军户到了新大陆后,就变成了且耕且战且淘金的“国族”,没过多久就是家家有庄园,人人持火枪。他们经济独立,武力强悍,根本不可能再成为贵族的附庸。
而在加州黄金被发现后,花费巨大的海运千户就被中止,取而代之的是蜂拥而去的淘金客和商人。这些人就更不可能成为贵族的附庸了,他们都是自己掏钱买船票去的新大陆,都是自由之民,而且还人人有枪!
所以在新大陆这里,根本没有明式军事贵族存在的土壤。至于和上辈子合众国土豪王一样,依靠工商业出身的大庄园主建立王业,也一样不可能。因为这辈子新大陆的土地从一开始的时候就是“无主”的。新华开局的那些年中,为一年一万户的移民买单的也不是“合众国股东”,而是大明朝廷。因此也没有一个团体可以名正言顺的把新华国的相当部分的土地给瓜分了。
因此朱和幸接管的新华殖民地的底层资产,就是将十几万个且耕且牧的家庭农场。
而将这些家庭农场组织起来的,则是一个个自治的百户堡——这辈子的新大陆殖民是军户开路,第一批大规模抵达的移民就是整整100个百户。这100个百户被分散在新华湾(后世温哥华岛一带)一带的富饶土地上,形成了最初的100个小型殖民据点。
而在之后的许多年中,又有一千几百个百户陆续抵达,他们沿着新大陆西海岸和几条水流充沛的大河展开,先后建立了1600多个百户堡和十几万个家庭农场,成为新华十三州的基础。
而这1600多个百户堡在刚开始的时候,还是有军官统带的。但是没过多少年,那些百户官、千户官,要么返回本土,要么就去十三州的首府当官,要么就成了新华常备军的军官,要么就死在了异国他乡。而且也没有新的官员派下来——就是在大明本土,官府一般也不会下到乡村。
所以这1600多个百户堡渐渐的就失去了来自上层的管理,就只能开始自治了。而就在这些百户堡开始摸索着自治的时候,一种看着就很不错的自治模式,从大洋对岸传了过来……这个模式就是三合会。
因为缺乏贵族、宗族、官僚,所以和大明本土还有其他大明同宗友邦、藩属国相比,三合会在新华国政治生活中的地位,那可是重要得多了。
新华国大统领朱和幸和他的夫人丁玉英和侍妾兼小姨子丁玉如,在大明洪宪十八年六月初六上午的时候,就坐着一辆四轮马车里,出了如意街的大统领府,就直奔三合会街上的新华国三合总会而去。
大统领府距离新华国三合总会的距离并不远,马车在冷清的街道上走了没一会儿,拐了个弯,就上了三合会街。
如意街和三合会街是两条十字相交的街道,在富贵县县城里算是热闹地段,沿街都是新华国中央的一些衙门,还有一些为装潢得富丽堂皇的银行分店。不过比起城外黄金湾的港区,这里还是差太多了——加州金山郡就在后世的旧金山一带,拥有优良的海湾,气候舒适,而且周围遍布金矿。在淘金热来临后迅速崛起,超过了新华湾,成为了新华国最繁华的地区。
不过现在的新华国拢共也就三十几万户,二百数十万口,还散布在非常辽阔的十三州土地上,所以最繁华的富贵县,摆在大明本土,也就是个普通县城的水准。
但是这个富贵县的富贵倒是真的……看看朱和幸夫妻三人乘坐的镀金马车就知道了!
这种镀金马车在富贵县里面可是非常多见的,有头有脸的人物,都有一辆甚至几辆!
除了车好,富贵县的房子看着也都很富贵,一座座的都高大气派,围墙很高,木门很厚,里面的屋子也都修得非常坚固,还有包着铁皮的大门和铁栅栏窗户。一看就知道家里存了许多黄金,就怕贼抢。
朱和幸夫妻三人的黄金马车,倒是在一座“不设防”的衙门前停了下来。守在衙门口的两个胸甲几个认得这辆马车,立即上前恭迎。还有个上了年纪军官从大门里面溜达出来,殷勤的拉开了车门。
朱和幸认得那人,笑着道:“是吴国喜啊,你家老爷可来了?”
“来了,来了。”名叫吴国喜的军官原来是吴三桂的家生仆人,小时候跟着吴三桂来了新大陆,先是当兵,后来又提了军官,不过也没当上什么大官,年纪大了就安排在三合会总会当了个护卫队长。
“来了,来了……老爷知道今天有大事要宣布,一大早就来了,其他大老也都到了,就等龙头您了。”
今天要宣布的大事只有一件,就是洪宪天子朱慈烺退位,洪兴天子朱和壕即位。
这件事儿发生在三个月前,但是昨天才送到新大陆的黄金湾!
母国君主更替,当然是一件大事。所以朱和幸要在三合会总会发表演说,然后带领所有的大老歃血为盟,宣誓效忠新君。
“好!”朱和幸钻出马车的车门,抬头看了一眼三合会衙门的门口,两根红色的圆柱上贴着朱慈烺亲笔所题的对联。
上联是:地振高岗,一派溪山千古秀;下联是:门朝大海,三合河水万年流;横批:公民之邦!
朱和幸转过身,伸手对二夫人丁玉如说:“龙头棍带了?”
“带了!”丁玉如双手奉上了一根雕刻着龙纹的短棍——这根短棍就是新华国三合总会龙头权利的象征。
第2274章 又是后记(二)蒙古大汗,有债必偿
当朱和幸手持龙头棍,带领一群新大陆的三合会的大老向着朱元璋的神位和朱和壕的画像歃血为盟,宣誓效忠的时候。在遥远的中亚南部,一支大军,正穿行在兴都库什山脉的群山之中。
如果站在大军中段边上的高坡上张望,那可真是向前望不到头,向后望不到尾,浩浩荡荡的,人马数目早就过了十万。前军已经快要踏入位于兴都库什山脉当中的重镇巴米扬山谷,而后军犹在云山之中。
大蒙古国大汗朱慈烜便身在这支队伍之中,骑着一匹波斯骏马,头戴着蒙古风帽,套了一身蒙古皮袍,一条金带系在腰间。他虽然是汉人,但现在却是一身标准的蒙古装束。而他统领的大军,基本上也是风帽大袍的蒙古装扮。他们之所以如此,当然是为了省钱了……
因为早先的蒙古征服和后来持续多年的战争,以及后来没完没了的各种冲突,在大蒙古国统治下的河中,现在就是个不折不扣的穷苦地方。包括撒马尔罕、布哈拉、苦盏、浩罕、塔什干、希瓦在内的城市,全都一片萧条,各个城市的人口,甚至不到这一轮蒙古征服之前的一半。人口的急剧减少,当然也意味着原本还算繁荣的河中地区的商业、手工业的大衰退。而河中的商业、手工业大衰退之后,朱慈烜这个大汗当就穷了。不仅商税收不着几个,连铁器、布匹这样的生活必需品,都会时不时的供应不上。
所以容易缝制的蒙古式样的皮袍子,也就成了朱慈烜所率领的远征大军的戎服。
而在河中地区的乡村和草原地区,人口的数量倒是没有减少太多。但那并不意味着长期的战争和冲突对河中的乡村和草原破坏较轻,而是因为120个蒙汉千户的迁入,弥补了人口的损失。到了洪宪十八年的时候,这120个蒙汉千户的人口比刚来的时候又增加了许多。在洪宪十六年重编千户的时候,河中地方蒙汉千户的数量,就增加到了210个,比原来增加了90个。而在钦察草原上的蒙古游牧千户,也因为陆续有蒙古人从东部迁移而来,数量也从原本的100个增加到了现在的180个。
虽然这些蒙汉、蒙古千户的进入,补充了河中和钦察草原当地的人口损失,但是这些国族千户只服兵役,不交钱粮。所以朱慈烜这个大汗自然越来越穷,还是没有逃脱成为穷鬼汗的命运。
而比成为穷鬼更让朱慈烜头疼的是,他的名字很有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列上“失信黑名单”!
这倒不是因为他赖账不还——当然了,他这个欠了一屁股债的汗从来就想过还钱!但是只要他老子崇祯还在,他大哥朱慈烺控制的盐业银行总是会想办法为他的大蒙古国放债的……可崇祯今年已经快八十岁了,随时可能驾崩!
而且在八年前就接替崇祯执掌“大明北军”的朱和壕,已经在不久之前接受内禅,成为大明皇帝了。
这位“土豪帝”虽然几次出征西域,还和朱慈烜一起并肩作战,但是他和朱慈烜之间因为漠北蒙古的归属权,以及漠北、漠南、东道、青海、北庭等处的一百多个蒙古千户的归属权,闹了许多的矛盾——这其实都是崇祯皇帝给儿子和孙子挖得坑,他希望“强大”的大蒙古国可以成为大明西部的威胁,以免大明君臣因为天下无敌而心生懈怠。
可问题是朱慈烜的大蒙古国一点都不强,而且还债台高筑,三面受敌,根本没有余力去威胁大明。而朱和壕的敌意,又让朱慈烜感到了极大的危机(实际上朱和壕统治下的大明一直和大蒙古保持着友好关系),倒不是担心会和大明兵戎相见,而是担心大明会用债务问题卡大蒙古的脖子……大蒙古国这几十年来不仅借钱不还,而且连利息都没还过一文钱。如果不是崇祯太上皇一直在向朱慈烺施加压力,大蒙古国的信用等级早就被上海银行同业公行调降到“癸”等了(最高是甲等),到那时可就一文钱就借不到了。
已经知道自己时日无多的崇祯(活不了太久了,只有12年了),在年初的时候就给朱慈烜写信,告诉他一定要筹点银子,把欠盐业银行的利息还掉一点,要不然等他死了,大蒙古国想再借钱就难了。
朱慈烜被债务逼得没了办法,只好在今年三月时下令点兵,召集了10万大军,去印度收保护费来还利息……
而去印度收保护费的买卖其实也不容易做!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北宋穿越指南临安不夜侯铁骨[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明朝败家子[精校版]藏国黑道特种兵盛唐挽歌谍影风云(民国谍影)[精校版]绍宋[精校版]唐砖[精校版]秦功步步生莲[精校版]极品家丁[精校版]间谍的战争[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窃明[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谍影凌云晚明[精校版]红楼之挽天倾奉天承运[精校版]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国色生枭[精校版]叛徒[精校版]大唐扫把星[精校版]覆汉[精校版]北地枪王张绣[精校版]抗日之兵魂传说[精校版]庆余年[精校版]国士无双[精校版]谍海王牌大宋第一状元郎[精校版]随波逐流之一代军师[精校版]最强兵王[精校版]小阁老[精校版]汉阙[精校版]大魏宫廷[精校版]唐人的餐桌我要做皇帝[精校版]大明国师两京十五日大唐天将军特战先驱[精校版]花与剑与法兰西[精校版]夜天子[精校版]民国投机者秦吏[精校版]朕能走到对岸吗我的帝国[精校版]唐朝小闲人[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梦回大明春[精校版]国策[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抢救大明朝[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大宋的智慧[精校版]盛唐烟云[精校版]枭臣[精校版]葬明[精校版]佣兵的战争[精校版]一品江山[精校版]序列大明辛亥大军阀我的第三帝国[精校版]世子很凶[精校版]大明武夫[精校版]将血[精校版]扼元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汉乡[精校版]十国千娇[精校版]三国之名门公子[精校版]权臣红楼之庶子风流[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银狐[精校版]伐清[精校版]三国之蜀汉我做主[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父可敌国北朝帝业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精校版]如意小郎君[精校版]逍遥游[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崛起之第三帝国[精校版]春秋我为王[精校版]雅骚[精校版]萌娘三国演义[精校版]外科医生的谍战生涯崇祯十五年[精校版]北颂[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混在三国当军阀[精校版]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盛唐挽歌藏国临安不夜侯水浒:狗官,你还说你不会武功?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大唐天将军红楼之挽天倾谍海王牌朕能走到对岸吗扼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