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间,大明帝国已经走到了君主立宪的门槛边上了!
那似乎很自然的!
因为大明现在拥有实现君主立宪的一切有利条件!
首先,大明现在有了万恶的资本主义——因为崇祯的开国和新儒学,再加上朱慈烺的金融改革,限制大明的资本主义萌芽发芽的所有不利条件都消失了,所以现在的大明已经跨过了资本主义的槛,是一个处于资本主义初级阶段的国家了。
当然了,产业革命还远着呢!不把工场手工业发展到尽头,机器大工业是没有足够的土壤和技术积累的——即便朱慈烺可以用金手指点出蒸汽机,也会因为缺乏足够的需求而被长期搁置。
不过资产阶级的领袖和代言人倒是已经出现了,也就是大明国本兼大明债主朱慈烺了。
朱慈烺这个储君也是特殊的,明明是封建君主的接班人,但是从小就被一群资产阶级小姐包围着。长大以后又被崇祯搞了个“隔离网”,和大明的封建主义隔离了。和他亲近的封建军事贵族只有吴三桂和李自成两家……你让朱慈烺信任谁?他一大明接班人,是相信吴三桂好呢,还是相信李自成好?
所以到了东南之后,朱慈烺可以依靠的,就只有海商、盐商、丝商、布商、米商之流了。
而朱慈烺自己,其实也是个资本家……很知道怎么构建一个金融体系,将东南的奸商都牢牢掌握住,把他们变成自己的助力。
可以这么说,现在东南的奸商已经被朱慈烺用金融体系绑架了,朱慈烺一旦垮台,他们都得跟着破产!
其次,崇祯统治的大明还存在着浓重的封建主义色彩!
唔,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虽然在教科书上是死对头,但实际上却是存在传承关系的。
因为封建主义其实是一种分权治理的制度,资本主义往往在这种分权治理下,才能茁壮成长——早期的资本主义自由城市通常不是封建王朝掘墓人的面目出现,而是封建王朝的承包商,就是某个封建君王为了筹钱打仗,把块地皮包给一群商人。从某种角度来说,这群商人也是君主的封臣,一样承担着封臣的义务。而且他们拥有的自治权,和别的封建领主也没啥区别。
而且早期成功的资本主义国家,也大多是贵族和资本家合办的,哪怕是尼德兰联省共和国这样的国家,也是拿骚伯爵家族和阿姆斯特丹奸商合办的?有一段时间(就是如今)阿姆斯特丹奸商一脚踢开了拿骚-奥兰治家族,结果差一点给路易十四灭掉!
所以现在坐断东南的朱慈烺,其实也是大明王朝的一个封臣——崇祯把江、浙、闵、粤四省封给朱慈烺,朱慈烺为崇祯帝帝国筹集巨量的资金。
而在朱慈烺这个封君的保护下,先是江苏,然后是浙江、福建、广东的资本主义工商业都得到了充分的保护和迅猛的发展——不保护和发展好工商业,朱慈烺的金融就是虚的,印出来的票子的都是废纸。
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力,为了能让自己在东南称王称霸过逍遥日子,朱慈烺也得当个资本主义的好爸爸啊!
要不然崇祯爸爸一生气,把他的东南王一撸,抓去北京伴君如伴虎了,这日子还怎么过?
而除了朱慈烺这个特殊的封臣(他是皇位继承人,所以他的地盘不是全封建,最多就是个半封建),崇祯皇帝还搞出了一大堆的王庄、勋庄和藩国,以及两个同宗友邦,还有一个皇太孙燕王的燕宁封地。
崇祯搞这些封建庄园的目的也很实在……这是最低成本,同时也是最高效率的占地方法!
当年朱元璋也用这个办法占了好大的地盘,如果不是靖难之役后的削藩缩边,传到崇祯年间,塞北、口外早就是非常牢靠的汉地了。
而崇祯历经艰难才把这些地盘再打下来,当然得牢牢占稳了,不能放空在那里,等着胡虏夷狄余党在那里慢慢发展壮大啊!
所以他得从内地移民过去实边,而明朝内地的老百姓就是一群老实巴交的农民,不大能打的,而明朝的文官战斗力比农民还不如。如果让文官带着农民去塞外、口外建立州县,那就等于是资敌,而且花费也太高,负担不起啊!
因此朱由检只能把塞外、口外“承包”给自己的勋臣——这帮家伙有武力啊!有他们带着,农民才能在塞外、口外立足。否则,这些农民怎么可能一放下锄头就变成能战敢斗之士?而且也没有办法把如同散沙的他们组织起来啊!
中原的农民大量的在塞外、口外立了足,那些地盘自然就汉化了。最多几十年后,就能和内地一样。
这个法子既能筹功,又能占地,还能缓解内地人口过剩的压力。实在一举三得。
但是这个一举三得的好办法也不是没有缺点的,这缺点就是会形成一个战斗力强大“新贵族”集团!
现在大明的新军户已经有200多万户了,而生活在直隶、宣大、燕宁、辽东、辽西、辽南、辽北地盘上的军户就多达100万户。
而这200多万军户,又是大明陆军官兵的主要来源……在工业革命到来之前,他们就是东亚的最强武力,搁在全世界也是数得上号的强兵。
别的不说,光是这些军户可以支撑起来的骑兵,就不下20万!
无论是纵横草原,还是称霸新大陆,都需要他们啊!
所以安抚好这200万军户,就是大明统治得以稳定和延续到关键。
而要安抚好这些人,当然就得保证他们可以参与大明朝廷的政治,并且获得足够的话语权……没有话语权,要不了多久就会被士大夫官员变成叫花子兵的!
而明朝的科举制度,显然不能保证这群边地武夫的话语权。因此用君主立宪的办法,让这些军户和他们上面的新贵族可以参与朝廷大政,就是安抚和保护他们的最佳方案。
崇祯皇帝并不知道君宪的害处,而且他也不想让大权都集中到朱慈烺一个人手里……虽然这一世的朱慈烺挺乖的,但是上辈子他是天下第一逆子啊!
所以搞个库里台大会约束一下这个逆子好像也不错……
“这个与民、与勋贵、与宗室、与天下的约法还是不错的!”朱由检思考了半晌,终于点了点头,“天下是虚的,而民、勋贵、宗室是实的。那么这个约法之会,就应该以这三者为主。与会之人,或有各省税会荐之,或有200余万军户荐之,或有我大明的宗王荐之……老大、老三,你们俩就在北京多呆一段时间,好好商量一下具体的办法。等明年去开平开库里台大会的时候,再和老二他们商量,如果大家都觉得不错,那么朕就在让出蒙古大汗之位后,正式诏告天下,宣布内禅的时间和与天下约法的内容。”
“父皇英明!”
“父皇所为,实乃开辟天地之举,必将明垂青史,为万代敬仰!”
朱慈炯和朱慈烺二人赶忙给崇祯皇帝送上了高帽子,虽然崇祯搞这个君宪一半是无奈,一半被骗,但是不得不承认,他的确成了一个新时代的开创之君。
第2267章 逆子接班人
大明崇祯三十九年三月,开平城。
这座位于金莲川草原的元朝故都,现在是朱慈烺的嫡长子,大明朝的皇太孙兼燕王的朱和壕的居城,同时也是威震塞上的军事要塞。在崇祯征讨四方,以求平定内外蒙古和关东女真叛乱的时代,这里就成为崇祯震慑草原,威胁女真侧翼的一处要冲之地,而且还是他的蒙古宠妃巴特玛·璪的万户斡尔朵的驻地。
而为了彰显大明天朝的赫赫兵威,朱由检还从国库中拿出巨资,不断增筑开平城,直到将之扩建成为一座占地面积巨大,足以屯驻数万大军并囤积大量补给的大型棱堡。
在内外蒙古和关外女真相继被平定后,随着巴特玛·璪的万户斡尔朵跟随她的养子敦王朱慈燏西迁,以及燕王朱和壕所属的军户陆续迁入。这里就从一个蒙古斡尔朵的中央宫帐,变成了一个汉人藩王的王都所在。
没错,就是王都!
和大明其他藩王(不是藩国王)只有勋庄,没有王都的情况不同,燕王朱和壕不仅有大量的勋庄和多达四万户的封户,而且还拥有了这座屹立塞上的雄城开平,而且还堂而皇之的冠上了王都开平的名号。
此外,朱和壕还得到了总督燕宁一镇军民事务的大权,俨然成了一个治军临民的实封藩国之王。连大明开国之初的十三塞王,都没有他现在的权势。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铁骨[精校版]抗日之兵魂传说[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极品家丁[精校版]唐人的餐桌北宋穿越指南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全能后勤兵红楼之挽天倾祥瑞:王莽和他的时代(出版书)秦功步步生莲[精校版]唐农炮火弧线覆汉[精校版]谍影风云(民国谍影)[精校版]全球通史娱乐春秋[精校版]大魏宫廷[精校版]谍影凌云宰执天下[精校版]秦吏[精校版]父可敌国随波逐流之一代军师[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盛唐挽歌绍宋[精校版]晚明[精校版]古代人的日常生活(出版书)黑道特种兵小阁老[精校版]明朝败家子[精校版]变天[精校版]临安不夜侯最强兵王[精校版]皇家娱乐指南[精校版]窃明[精校版]晚唐浮生我们的1654佣兵的战争[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唐砖[精校版]奉天承运[精校版]三国大暴君长安风流奥古斯都之路[精校版]两京十五日民国投机者不让江山[精校版]世子很凶[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十国千娇[精校版]民国军火商人[精校版]国士无双[精校版]庆余年[精校版]枭臣[精校版]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箱子里的大明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交锋[精校版]中华武将召唤系统[精校版]国策[精校版]重生之红星传奇[精校版]吕布的人生模拟器[精校版]汉乡[精校版]刑名师爷[精校版]皇兄何故造反?满唐华彩北朝帝业辛亥大军阀叛徒[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崇祯十五年[精校版]抢救大明朝[精校版]夜天子[精校版]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精校版]绝色凶器[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红楼道爷思想门:先秦诸子解读调教太平洋[精校版]开局就杀了曹操[精校版]我的帝国[精校版]钢铁皇朝[精校版]远东1628[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伐清[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瓷王[精校版]靖难攻略谍海王牌我的二战华夏春秋[精校版]明天下[精校版]我要做门阀[精校版]大宋有毒[精校版]带着仓库到大明[精校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