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巡标,”冯元飏拈着胡须,“你可有把握?”
“抚台,”杨维翰站起身,一脸正色,“下官只有一千人,其中精锐敢战之士不过百余,要对付千数流贼的骑兵自然没有成功的把握。
但是,下官却有杀身成仁的决心!”
冯元飏和曹友义都是一脸愕然,真没想到这个看着跟个富家员外仿佛的杨维翰竟然如此忠义!
真是海水不可斗量,忠臣不可貌相啊!
“好!”李士淳起身就一礼,“将军忠义勇武,本官佩服不已!等本官见到太子殿下,一定向太子殿下推荐将军。”
“杨将军如此忠义,老夫十分佩服!”冯元飏冯老爷子看着眼前的这个“忠义员外”,却是有点不大放心,“只是巡标兵微将寡,恐怕不是流贼骑兵的敌手……”
“不是敌手,也能支撑一阵子。”杨维翰说,“下官是天津卫所出身,所部将士也都是天津人,熟悉周遭地形,又有父老可以依靠,虽无法取胜,但也可周旋几日。有了这几日,圣上就能入天津卫城,大沽口的船队也能抵达卫城。只要圣上能够登船,便是龙入沧海,凤翔天际。下官便是杀身成仁,也报了世世代代所受的皇恩了。”
李士淳连连点头:怪不得那么忠义,人家是世受皇恩的卫所指挥!可是祖传的忠义!他家吃了老朱家二百多年皇粮,也该报答一下了。
冯元飏和曹友义当然是不信的,但也不好当面打击人家的积极性。
冯元飏道:“布政史司的藩库里面还有一万两银子,老夫这就拨出两千,用为巡标犒赏。”
“末将谢过抚台!”杨维翰行了一礼,又道,“事不宜迟,末将马上去召集将士,明天一大早就出城去和流贼交战!”
“好,好,的确事不宜迟。”冯元飏点点头,然后和曹友义、李士淳一起将杨维翰送出了衙门。
转回来后,冯元飏又对李士淳道:“二何,咱们今晚就出发去迎驾吧!”
“如此甚好。”李士淳连连点头。他虽然早早出了北京险地,但是心却一直吊在那里。他和陈杰、林增志三人都是和朱慈烺关系密切的讲官。而且从一开始就是东宫“谋权集团”的核心。太子爷能不能安然脱险,和他的关系实在是太大了!
曹友义道:“总镇,杨巡标一去,你的人还够用吗?”
“抚台,三角湖那边地形复杂,水网密布,不利于流贼的骑兵发挥。”曹友义是个矮胖的武夫,留着五缕长髯,看上去非常庄严,现在眉头拧成了一团,似乎心事重重。
“总镇,你在担心什么?”冯元飏道,“天津卫城坚固,又有卫河、潞河、三角湖遮护,不是那么容易被流贼占据的。咱们只要把圣上安全迎入天津,就能万无一失了。”
“就怕人心有变啊!”曹友义说出了自己的心事,“京师陷落,天子出奔,整个北直眼看就是李自成的天下了……抚台觉得天津三卫之中,还有多少人能和咱们同心?”
天津在明朝时称天津卫,不是一个卫,而是天津卫、天津左卫、天津右卫一共三个卫。所以也称天津三卫,根据明初时候的编制,三卫之下应该有16800户军户,占有的耕地良田将近100万亩。
传到明末,卫所的普通军户已经和寻常贫农佃户无异了。但是天津三卫的世袭军官家族大多传承延续了下来,都演变成了大大小小的地主。天津三卫的近百万亩土地大多成了他们的私产。而天津镇守总兵以下的各级军官,也大多出自这些世袭军官家族。
也就是说,如今天津镇的军官,大多都是天津卫当地的地主!他们的产业在天津,家族在天津,不是说抛下就能抛下的。
而且去了江南就有更好的前途了?怕也难说吧?
如果有个机会让他们可以继续为新朝服务,保住现有的产业,甚至再更上一层楼。天津镇的军官会这么选择,不是明摆着吗?
大同、宣府、居庸、昌平等地一连串的望风而降不就是这么来的吗?
冯元飏眉头微皱,低声问:“曹总镇,你的部下还靠得住吧?”
曹友义点点头道:“抚台放心,各局各司都在下官的子侄兄弟手中,总不会有负皇恩的。”
“那就好……天津城内有原兵备他们看着,一二日内当无大碍。”冯元飏又道,“只要能把圣上迎来就不怕了,圣上应该不是孤身而来的,会有数千京营精锐护驾。另外,天津卫水师和经理海运、领宁远饷务的沈廷扬麾下还有不少战士。”
天津卫水师最早在天津,但是后来移驻登州,由登莱海巡道主管,所部的兵将也都在登莱招募。而登莱一带目前还在明军控制下,所以天津水师还算比较可靠。而且登莱海巡道兼管天津水师的苏观生是个狠人,国子监生入仕。在担任县令时曾遭人诬陷,当时宣称自己“不要官,不要钱,不要命”,所以得了个三不要老爷的绰号。为官也却有一套,到什么地方都能经营出一番局面。天津水师在他的手中也大有起色,这几年保着宁远饷路从没出过纰漏。
至于漕运总督衙门下管海运的沈廷扬所控制的海舟,实际上都是商船。沈廷扬出身江南一带的大海商,以南京国子监生入仕,在崇祯十二年时上《海运图》和《海运书》,又奉命打造两艘海舟试航。海周试航成功以后,就受命经理海运、领宁远饷务。现在已经扩张到了拥有海舟上百,水手两千,打手一千的规模。除了承办朝廷的海运,还利于承办海运的舟船兼营自家的生意(也许可以称为走私),积累起了不少资产。相比天津卫这边世受皇恩的军官,沈廷扬和他手下的水手、护卫倒是非常可靠的。
因为李自成暂时威胁不到沈廷扬这样的海商,而且也拿不出能让一个大海商心动的利益。倒是拯救崇祯父子可以得到的好处更大!这可是两件奇货啊!
而且沈廷扬雇佣的打手也都是一分钱一分货的主儿!该给的银子都给足了,该会的本事也都会。人人都能跳帮肉搏,能熟练使用斑鸠脚火铳。装备的1000支斑鸠脚火铳,也都是从广东买来的好东西。
这可是沈大老板自己掏钱雇佣的打手,购买的火铳!怎么可能不好用?
李自成当然也不可能把沈老板的打手划拉过去,他可给不起那么多银子啊!
所以这两拨外来户,倒是非常可靠的力量。
冯元飏思索了一会儿,又道:“苏观生有2000人,沈廷扬有3000人……只要他们到了,咱都不必请圣上、太子入天津城,直接坐船就走。就算军心不稳,又有什么打紧?”
“抚台说得对,”曹友义道,“那下官就马上召集人马,护着抚台出城去迎驾吧。”
“好!”冯元飏点点头,“事不宜迟,咱们今晚就出发吧。”
第0080章 终于出虎口啦
夜色当中,一条火龙仍然在大运河以西的旷野上,浩浩荡荡,滚动一般的前行。
天津武清一带的地形,有一点类似南方,河道溪流众多,水网散布,并不利于骑兵行动。官道也不是笔直的,而是沿着河道溪流弯弯曲曲,时不时还要过个桥。
对于跑路的朱慈烺而言,这样的地形倒是非常有利的,只要拆掉一座木桥,就能暂时挡住由西而来的旱鸭子追兵——当然了,天津这边的大部分溪流都不深,是可以涉渡的。
而王庆坨一带也是非常“南方”的地形,东面二三十里外是运河,称为潞河,南面七八里开外居然是一个大湖,称为三角湖。往西十余里又是卢沟河,基本就是个三面环水的地形。而由王庆坨通往天津卫城的官道,还得从三角湖和潞河(运河)间的一条狭长的通道通过……通过之后还要过卫河(并不是通海的卫河,而是通往南方的运河河道),最后才能抵达天津卫城。
所以从军事常识而言,从北京城跑出来的崇祯父子以及护送他们的军队,只要抵达了王庆坨,基本上就算稳了。
因此朱慈烺今晚上就是累得吐血,也一定要把逃亡当中的大队人马带进王庆坨的堡垒。
只有到了王庆坨,朱慈烺才敢美美睡上一觉,然后再往天津卫而去。等大队到了天津,汇合上沈廷扬、苏观生的海舟,那才是真正的龙入东海,虎归南山。
在朱慈烺的督促下,逃亡的大队也提起了最后的精神,用急行军的速度前进。人人走得汗流浃背,但是脚步却丝毫没有要停留下来的意思。
朱慈烺自己也在步行开进,他已经卸了盔甲,手中拄着一根拐棍,小腿上还用麻布一圈圈扎了起来,称为“绑腿”,是他少年时参加军训学到的窍门。据说可以在行军过程中减少腿部受伤的可能性,降低腿部的疲劳感觉,增强步行行军的能力。吴三妹也学朱慈烺的样子,也给自己扎了绑腿,还忠心耿耿的紧跟在朱慈烺身边。不过她没柱拐棍,一只手还拉着缰绳,牵了两匹马具齐全的战马——这是为她自己和朱慈烺预备的。若有什么万一,她就和朱慈烺一起骑马逃走!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北宋穿越指南临安不夜侯铁骨[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明朝败家子[精校版]藏国黑道特种兵盛唐挽歌谍影风云(民国谍影)[精校版]绍宋[精校版]唐砖[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秦功极品家丁[精校版]间谍的战争[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窃明[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谍影凌云晚明[精校版]红楼之挽天倾奉天承运[精校版]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国色生枭[精校版]叛徒[精校版]大唐扫把星[精校版]覆汉[精校版]北地枪王张绣[精校版]抗日之兵魂传说[精校版]庆余年[精校版]国士无双[精校版]谍海王牌大宋第一状元郎[精校版]随波逐流之一代军师[精校版]最强兵王[精校版]汉阙[精校版]小阁老[精校版]大魏宫廷[精校版]唐人的餐桌我要做皇帝[精校版]大明国师大唐天将军花与剑与法兰西[精校版]夜天子[精校版]两京十五日民国投机者特战先驱[精校版]秦吏[精校版]朕能走到对岸吗我的帝国[精校版]唐朝小闲人[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梦回大明春[精校版]国策[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抢救大明朝[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大宋的智慧[精校版]盛唐烟云[精校版]枭臣[精校版]葬明[精校版]佣兵的战争[精校版]一品江山[精校版]序列大明辛亥大军阀我的第三帝国[精校版]世子很凶[精校版]大明武夫[精校版]扼元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汉乡[精校版]十国千娇[精校版]将血[精校版]三国之名门公子[精校版]红楼之庶子风流[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银狐[精校版]伐清[精校版]三国之蜀汉我做主[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父可敌国北朝帝业权臣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精校版]逍遥游[精校版]崛起之第三帝国[精校版]春秋我为王[精校版]雅骚[精校版]萌娘三国演义[精校版]外科医生的谍战生涯崇祯十五年[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混在三国当军阀[精校版]奸臣[精校版]大争之世[精校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