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现在跟随在李自成身边的老营兵只有前后二营和中权亲军一部,总兵力不过四万余人。此外还有唐通、王承允、陈永福等明军降将率领的新附之军,外加在李自成进军途中加入大顺军的义军、土寇,总兵力也不过八万多人。在和刘宗敏、刘芳亮会师后,李自成的总兵力也不过堪堪十万出头。
如果十万之兵顿于北京坚城之下,久攻不克,而明朝方面的援兵又陆续抵达,北京之战可就存着变数了。
李自成的心思已经被他身一名儒生打扮的谋士给看穿了,只见此人策马向前,到了自成身旁,低声问:“陛下是担心京师城坚难克吗?”
李自成笑了笑:“还是君恩知道额的心思,可有甚破城的妙计么?”
这名谋士名叫顾君恩,是湖北钟祥人。李自成在襄京建政后所采取的“先取关中,建国立业,旁略三旁,攻取山西,后向京师,进退有余”的大政方针,就是这位顾君恩提出的。
到目前为止,这条取天下的路线看着还是蛮正确的。所以李自成对顾君恩非常信任,视之为心腹谋臣了。
“陛下,”顾君恩轻笑道,“兵法云:攻城为下,攻心为上。陛下东征以来,所破大城,几乎都是攻心而取,唯有宁武一关攻心不成,不得不血战攻城,以致损失惨重。”
李自成点点头:“额也担心宁武之事在北京重演啊!咱就这点老营精锐,若是在北京折损多了,只怕要前功尽弃了。况且朱家皇帝已经撤了关外的吴家兵,也不知什么时候就打过来了。”
崇祯撤关宁军回援京师的消息是唐通、杜之祗报告给李自成的。而且李自成也知道关宁军比较厉害,所以才有此担心。可别自己在北京城撞个头破血流,那边关宁军正好杀到,把他的老营收拾个七七八八。这可就亏大发了!
“陛下可以同朱家皇帝议和。”顾君恩献计道。
“议和?”李自成一愣,“都杀到京师了,还议个鸟和?以甚条件议和?”
“条件不重要,”顾君恩笑道,“重要的是通过议和让京师城内的官员和京营兵将知道陛下仁厚,不愿多开杀戒,而且还愿意招降纳叛。
如今北京城中,恐怕只有朱家皇帝是不能降的。其他人多多少少都会有开城门迎新主的心思。所忧虑的不过是投降后能否保全性命和富贵。如果陛下能让他们放心,臣敢断定,北京定可轻取。”
李自成闻言大笑:“君恩果然是额的诸葛孔明!就依你所言,和朱家皇帝议和。只是该叫谁去呢?”
顾君恩道:“自然该叫被陛下重用的杜勋或者杜之秩去……北京城内之人如果看到这等卑鄙龌龊的阉人都能为陛下所用,还有什么可以顾虑的呢?”
第0034章 朱纯臣都哭了
朱慈烺是后来才知道十六日抵达北京城外的大顺军并不是李自成亲率的那一路,而是从真定方向迂回过来的刘宗敏所部万余骑兵。
刘宗敏和刘芳亮两军都被李自成用为偏师,先后越太行而进。其中刘芳亮是在平阳和李自成分兵的,而刘宗敏则是在太原和李自成分兵。两路偏师中,又以刘宗敏部行动较为迅速,在十六日下午便抵达了北京城西。
距离阜成门约五里的钓鱼台和玉渊潭一带因为修建了大量京师显贵的别墅,所以早就被李自成的开国大军师宋献策选中,作为李自成指挥北京攻城作战的驻跸行宫。因此刘宗敏抵达北京城西后,就先派人占领了钓鱼台,又点燃了钓鱼台附近的一些房舍,一方面用来震慑北京城内的守军;一方面是为了向由北南下的李自成主力发出信号。
在占领了钓鱼台后,刘宗敏又率兵绕过北京城垣北上沙河,去迎接李自成。沙河这边不知怎么,居然还有一支明军驻守,总共只有3000人,而统兵的是另一名京营总戎,襄城伯李国祯(在他出城后,朱纯臣才代理其职)。
这帮京营兵哪里敢和刘宗敏的骑兵交战?干脆来了个望风而溃。不过指挥他们的李国祯却是个笨笨的忠臣,既不投降,也不往通州或天津跑,而是带着少数家丁往北京跑。
跑到德胜门外才发现城门被堵了,只好绕城而走,在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七日清晨,才仓惶狼狈的进入了北京内城东侧的朝阳门。
而在朝阳门的瓮城,对大明朝已经绝望,自己想不明白为什么还要进城的李国祯,却瞧见了难以置信的一幕。
朝阳门瓮城内居然有一支真正的军队!
而且还是骑兵!
人数不多,但也有三百多条精壮的汉子——有些是老汉,但是一看就是上过杀阵的!穿上战袄披上铁甲,杀气就怎么也遮挡不住了。
除了这些顶盔披甲的兵将,翁城里面还聚集了大批的车马,各种各样的马车上都装满了行李,车夫就守在各自的马车旁边,还有不少净军在四下巡逻,看守马车和行李。
看到这些,即便是脑筋不大活络的李国祯也明白了,死脑筋的皇上终于开窍了,准备弃城逃跑了……
“可是襄城伯?”
就是李国祯琢磨着赶紧回家收拾一下,然后好护驾出逃的时候,一个二十多岁,瞅着相当威猛,操一口辽音的武将忽然大步到了他跟前,拱手行礼。
“啊,本爵就是襄城伯,你是……”李国祯可不记得自己的京营里面有这样好汉。
虽然李国祯自己不会打仗,但是眼光还是有的,一眼就看出这厮身上的阵阵杀气了。
“下官克难营副将吴三辅!奉抚军总督直隶军务皇太子令旨,要征用总戎的家丁,请总戎留下家丁,再去阜成门翁城参见皇太子!”
原来拦住李国祯的是吴三辅,在宣布征用李国祯的家丁后,他又递上了一份太子令旨。
“什么?抚军总督直隶军务皇太子……”相貌堂堂,眼睛特别大的李国祯听了吴三辅的话,眼珠子瞪得都和铜铃差不多了。
太子才十六岁啊,而且一直老老实实的,没听说有多凶残多狡诈啊,怎么就能抚军总督直隶军务了?
难道是……圣上已经先跑了,把京师丢给太子爷了?
想到这里,李国祯就忍不住在心里面埋怨起崇祯了……你要跑路也得带上本伯爵啊!本伯爵祖上可是开国加靖难的双料功臣啊!可忠心了!
吴三辅见他发愣,连忙提醒道:“总戎,快去阜成门参见吧……军务紧急,莫要耽误了。”
“哦……”李国祯这才反应过来,刚想招呼自己的家丁,又想起这吴三辅说要征用自己的家丁……这事儿不合适吧?
“吴参将,”李国祯皱着眉头说,“本爵的家丁都是跟随多年的……太子爷要用,只怕也不会顺手吧?”
“无妨!”吴三辅摆摆手,“襄城伯且去阜成门吧,您老的家丁下官自会安抚。”
说着话,他就从身边的随从那里取过另一份令旨,大声对李国祯身后的随从们嚷嚷道:“抚军总督直隶军务皇太子令旨,凡京师壮勇,愿从军报效,且武艺高超、善于骑射或能熟练操纵火铳者,一律授克难功臣名号,编入东宫亲军克难营,赐江南田庄五十亩,赏白银二十两并先给十两,到天津后再给十两,有官身者立即加官两级……”
加官晋爵赐田赏银……该给的好处一下都给足了!白花花的银子一箱箱抬了出来,打开盖子,马上就是银光耀眼啊!
看见银子,李国祯就更傻眼了。哪儿来的银子?一勇就先给十两……自己带来的二百多人,立马就是两千多两给出去了!太子爷哪儿来的银子?
“襄城伯!”吴三辅又吼了一嗓子,“快给你的人下令吧!你莫不是要违抗太子令旨?圣上可赐了尚方宝剑,亲王以下,先斩后奏!”
亲王以下……李国祯倒吸凉气儿,更加确信现在北京城内只有太子,没有圣上了!
既然太子最大,他也不敢抗旨,连忙把自己的家丁交给吴三辅,然后只带几个随从,飞也似的往阜成门而去。在路过皇墙北大街和阜成门街的时候,李国祯看到了大批排队应募当兵的京师壮勇。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北宋穿越指南临安不夜侯铁骨[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明朝败家子[精校版]藏国黑道特种兵盛唐挽歌谍影风云(民国谍影)[精校版]绍宋[精校版]唐砖[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秦功极品家丁[精校版]间谍的战争[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窃明[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晚明[精校版]谍影凌云红楼之挽天倾奉天承运[精校版]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国色生枭[精校版]叛徒[精校版]大唐扫把星[精校版]覆汉[精校版]抗日之兵魂传说[精校版]北地枪王张绣[精校版]庆余年[精校版]国士无双[精校版]谍海王牌大宋第一状元郎[精校版]随波逐流之一代军师[精校版]最强兵王[精校版]汉阙[精校版]小阁老[精校版]大魏宫廷[精校版]唐人的餐桌我要做皇帝[精校版]大明国师大唐天将军花与剑与法兰西[精校版]夜天子[精校版]两京十五日民国投机者秦吏[精校版]朕能走到对岸吗特战先驱[精校版]唐朝小闲人[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我的帝国[精校版]梦回大明春[精校版]国策[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抢救大明朝[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大宋的智慧[精校版]盛唐烟云[精校版]枭臣[精校版]葬明[精校版]佣兵的战争[精校版]一品江山[精校版]序列大明辛亥大军阀我的第三帝国[精校版]世子很凶[精校版]大明武夫[精校版]扼元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汉乡[精校版]十国千娇[精校版]将血[精校版]三国之名门公子[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银狐[精校版]伐清[精校版]三国之蜀汉我做主[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父可敌国北朝帝业权臣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精校版]红楼之庶子风流[精校版]逍遥游[精校版]崛起之第三帝国[精校版]春秋我为王[精校版]雅骚[精校版]外科医生的谍战生涯崇祯十五年[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混在三国当军阀[精校版]奸臣[精校版]萌娘三国演义[精校版]大争之世[精校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