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txtzw.net)--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txtzw.net

初唐峥嵘 第155节

作者:狂风徐徐
虽然李建成知道,正是因为这个少年郎,导致自己颜面大失,而且本占优的局势转眼间就变成劣势。
但对于李善本人,李建成并没有什么恶感……被追兵在屁股后面撵着逃到魏州,被数万大军围困在馆陶城内,论情伦理,自然是要施展浑身解数。
李建成早就有召李善入东宫的念头了,可惜李善斩杀崔帛一事后,即使身为太子,也不敢贸然……不急,不急,反正二弟那边也一样。
如果让李世民知道太子的想法,只怕要笑场……在李德武入东宫之后,李善就绝不会投入东宫了。
如果李建成真的将李善招致麾下,呃,李世民会觉得……我承认在东宫安插了暗间,但这个真的不是我安插的。
李渊和李玄道叙谈良久,最后亲自送到殿外,殷切嘱咐道:“战场厮杀两年有余,暂且歇息,有你施展拳脚之日。”
李渊对能领兵上阵的宗室子弟非常重视,虽然天下已定,但突厥虎视眈眈……领重兵者,必为宗室子弟。
之前突厥南下,李世民、李神符战于河东道,李建成战于关内道,李道玄、李瑗为河北道唐军首脑,率大军援河北的也是李元吉。
“明日乃是人日,召群臣赏雪观梅,道玄早些来与朕叙话。”
李道玄一一应下,恭敬的退出两仪殿,李建成笑着将其送出去。
“道玄……”
“那日,某亲手斩史万宝头颅!”
冰冷的口吻让李建成将准备好的话全都收了回去,目送瘦削高挑的李道玄大步走远。
平日里温文儒雅,上阵不避矢石,奋勇向前……李道玄的性子比李世民更为刚烈。
第二百二十九章 东宫密谋(上)
回到东宫,李建成还是心中忿忿……真不是孤让史万宝那厮干的!
虽然求了道手诏,那只是制衡而已,谁知道史万宝会坐视大军陷于危局……但现在明显怎么解释都没用,史万宝的头颅都被李道玄砍下了。
“殿下。”
“拜见殿下。”
李建成强忍的胸中燥意,笑着挽起魏征和崔昊,“魏公和崔先生巡视山东,连新年都未能与家人团聚,此乃孤之过,明日陛下必有封赏。”
原本两拨人并不是同时抵达长安,李渊会分别接见,但今日一起回京,只能接见李道玄了……并没有接见魏征和崔昊。
魏征身为太子心腹,倒是不在乎,之前被冻的瑟瑟发抖的崔昊在心里翻来覆去的骂……当然是骂李善。
走进书房,正要细问,却看见榻上呼噜震天响的韦挺,李建成一脸懵逼,刚近几步就闻见浓烈的酒味,被呛的赶紧后退。
让你出城相迎……结果喝得伶仃大醉?
王珪不满的看着韦挺,强行将话题扯回正事,“玄成巡视山东,理应去过洛州?”
“自然去过。”魏征面不改色,“洛州总管程名振兼姿文武,先大举破贼,再行休养生息之策,散落的贼兵纷纷擒获贼首来降,又有山东诸位名士出面安抚……”
李建成和王珪对视了一眼,都知道魏征这话说得委婉,实际上是在确认,程名振的确投向了秦王一脉。
在史万宝兵败下博,庐江郡王李瑗启城逃窜之后,东宫所有的希望都在程名振身上……魏征这番话算是盖棺定论了。
生擒刘黑闼,这是何等大功,但程名振斩其首级……这是多大的恩情。
虽然早有猜测,但李建成还是忍不住叹息,心里全是失落……说起来还是自己一手将其扶上洛州总管之位的,这件事外人可能还懵懂,但二弟和天策府那些人肯定是心知肚明的。
现在的李建成非常非常后悔,后退推迟出兵,但更后悔没听魏征的劝言……当日魏征建议让齐王遣派偏师北上入驻卫州,与程名振合军一处……如果这样,不说东宫能不能捞得到军功,至少程名振未必肯出兵。
王珪捋须思虑良久,问道:“玄成此去巡视山东,以你之见,山东可定?”
这句话在去年四月有人问过,也在东宫,是太子李建成询问几位心腹谋士,当时王珪和魏征的观点一致,“当有反复。”
事实证明了他们的观点没错,仅仅两个月后,刘黑闼引突厥入寇河北,山东战事再起。
魏征板着脸摇头,“山东已定。”
“刘黑闼被擒杀,麾下大将董康、王小胡、范愿、刘十善均战死,程名振、齐善行、田留安等外松内紧,行休养生息之策,张玄素、凌敬等名士抚慰河北各州……”
顿了顿,魏征肯定的重复了一遍,“山东已定。”
李建成的身子有些僵硬,从前年虎牢一战的战报入京开始,他的视线就落在了河北山东,从去年无奈让二弟领兵,再到今年欲自请出征……
山东已定,意味着东宫再想向山东伸手……至少明目张胆的伸手,已经不可能了。
虽然将李道玄调回京中,但田留安、程名振、齐善行三人都是秦王一脉将领。
换句话说,李建成这次算是输了,全盘输了,不仅没能伸手入陕东道,还丢掉了本唾手可得的河北道。
魏征、崔昊巡视山东,安抚地方,但大部分功劳都记在了凌敬、张玄素的名下……这种事是瞒不了的,这两位都是当年窦建德麾下谋士。
这次输了个干干净净,将近两年的谋划全都落空了……这一个多月来,李建成有考虑过最惨的可能,而这种可能在今天变成了现实。
魏征窥见李建成空洞眼神中的沮丧,挥手让到现在一句话都没说出口的崔昊退下,上前几步轻声道:“殿下,尚不至此。”
“秦王虽功高盖世,但太子并无过错,东宫之位依旧稳如泰山。”王珪平日里说话不算随和,今日却要拼了命给李建成鼓劲,“太子亦为君,秦王为臣,何来臣子功高就要篡位?”
“即使为后世计,陛下也必会回护东宫。”
“此次山东战事,殿下处置并无不妥,只是世事凑巧,功败垂成罢了。”
两位谋士舌绽莲花,好一会儿后,李建成才渐渐恢复过来,他心里也清楚,前隋夺嫡之争,杨广上位之后,废太子杨勇难逃一杯毒酒,即使不为了帝位,只为了性命,也要振作奋起。
李建成后退两步,长揖行礼,“拜托王公、魏公。”
“自要为君分忧。”王珪慨然应声,“秦王如今领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再领益州道行台尚书令,麾下多有文武俊杰,已有尾大不掉之兆。”
李建成微微点头,一个多月前他就是和王珪密谋之后,才以此逼退李世民,说动李渊,从而夺走了安抚山东之权……只是没想到李世民暗中先行动手。
“一动不如一静。”王珪踱了几步,“不争是争,争是不争,夫唯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
“多动多错,少动少错。”魏征在一旁解释道:“洛阳一战后,陛下亦忌惮秦王之威,殿下当坐而观之。”
李建成呃了声,情绪有些复杂啊……两位心腹谋士的意思很明显,斗那是斗不过了,山东战事这么大的优势最后还是被李世民翻盘,索性咱们以后就不斗了,让你老子与李世民斗吧。
“殿下当勤于政事,礼贤下士,招揽英杰。”王珪提醒道:“圣人春秋正健,不急于一时。”
李渊虽然在称帝之后再也没领军出征了,但身体倍棒,趋马射箭,矫健不弱年少时……也是,身体不好能生那么多吗?
李建成频频点头问道:“招揽英杰……王公有所指?”
“扶风窦氏。”
“舅家?”李建成有些犹豫,自己和二弟不管谁胜谁负,窦家都不在乎,怎么可能插手?
“无需挑拨。”王珪笑道:“凭公心而断,十二卫大将军出缺,扶风郡公当能任之。”
“噢噢……”李建成点头道:“窦琮……”
其实窦琮如今并不是扶风郡公,他在五年前爵封扶风郡公,领右领军大将军,但因为诒误军机被一撸到底,后武德二年、武德四年两次洛阳大战,窦琮因功晋升,但还没爬回十二卫大将军序列。
最重要的是,窦琮早年在太原,与李世民关系很恶劣。
魏征轻声提醒,“殿下当凭公而断,择贤举荐,不可于人话柄。”
“那是自然。”李建成眼珠子转了转,“去年陈国公过世,宗正卿也出缺……”
第二百三十章 东宫密谋(下)
李唐一朝,李渊……呃,登基的时候,父祖辈早就没了,平辈的李神通、李神符等人都名望太低,所以,李渊选择了妻组的陈国公窦抗出任宗正卿。
从这点上来说,李渊还真没有他姨父杨坚的气度大。
杨坚自称弘农杨氏出身,呃,不管是真是假,反正他任命弘农杨氏的嫡系子弟杨雄出任宗正卿。
李渊想扒上陇西李氏的门望,但却连个宗正卿都舍不得给……
陈国公窦抗出任宗正卿四年,武德五年十一月病逝,李建成琢磨能不能让窦琮补上宗正卿。
“补十二卫大将军,兼宗正卿……不妥。”王珪摇头道:“安丰郡公更合适。”
李建成点头道:“窦诞如今任太常卿,兼国子祭酒,倒是合适。”
安丰郡公窦诞是陈国公窦抗三子,性情柔弱,与李建成、李元吉关系很不错,而且李渊那么多儿子大都年幼,家事都是窦诞主持,接任宗正卿的确更合适。
三人商议许久,差不多确定,接下来就是不动应万变,只要东宫自己不折腾自己,李建成只需勤于政事,太子之位不会动摇……毕竟李渊在背后撑腰。
说到底,东宫是想缩起脑袋,将李渊推出去和李世民打擂台……我这个大哥赢不了你,但父亲总能压得住你吧!
但李建成面容犹带着疑虑,低声道:“若有刀兵事?”
王珪一怔,“秦王不至于此吧?”
李建成默然无语,这态度已经说明一切了。
后世史书上写的是,太子李建成没考虑到李世民会在绝境中拼死一搏,冷不丁才会被对手翻盘。
李世民当时是不是陷入绝境先不说,但要说李建成没考虑到李世民以武力夺位……那就有点失之偏颇了,东宫麾下长林军就在长安城内,始终保持着数千的规模。
要不是怕李世民突然动手,身为太子的李建成在城内手握数千大军,那就太犯忌讳了。
李建成身为太子,被李世民压制,其间的缘由有很多,但手中兵权才是关键。
李建成曾经在心里盘算过,自己和父亲李渊手中的嫡系兵力加起来,也未必能敌得过二弟……这才是东宫之位摇摇欲坠的主要原因。
当然了,这也是李渊忌惮排斥李世民的主要原因。
魏征轻声道:“臣此次巡视河北,北上至莫州,燕郡王有入朝之意。”
所谓的燕郡王就是镇守幽州的李艺,去年和东宫信件来往频频,李建成与其约定共同出兵平定河北后召其入朝。
李建成微微点头,起身推开窗户,看了几眼窗外的青松,低声道“适才两位先生均言,凭公而断,择贤举荐……”
“殿下的意思是?”
“宗室子弟中,论功,二弟为首。”李建成目光幽深,缓缓道:“但在父亲眼里,还有一人不弱二弟。”
魏征和王珪对视了眼,都有些糊涂,宗室子弟中领兵上阵的不少,除了秦王之外,最为称道的是河间王李孝恭,但比起秦王还差得远呢。
“宗室子弟,有男有女。”李建成轻声道:“三妹驻守并州数年,劳苦功高,理应调回关中。”
魏征和王珪立即知道这是指谁了,圣人三女,平阳公主。
从身份上来说,太穆皇后窦氏一共只有四子一女,其中李元霸早夭,剩下的太子、秦王、齐王之外,就是平阳公主了。
从功勋上来说,李渊当年在太原起兵,渡河入关中,麾下不超过十万兵马,而被隋朝追捕的平阳公主聚集兵力,数次击败敌军,引七万大军来迎。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三国之袁氏败家子汉末温侯[精校版]庆余年[精校版]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特战先驱[精校版]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唐砖[精校版]极品家丁[精校版]秦吏[精校版]天下[精校版]她们为我打天下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佣兵的战争[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晚唐浮生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大明国士枭臣寻秦记天可汗盛唐烟云抗日之铁血远征军[精校版]国破山河在[精校版]盛唐日月[精校版]世子很凶[精校版]唐朝好岳父[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刺刀1937[精校版]调教初唐[精校版]窃明[精校版]启明1158[精校版]大明国师皇兄何故造反?开局:大唐万里一孤城大家请我当皇帝日月风华靖安侯明末大军阀特种兵穿越之猎艳天下长安风流新中华1903民国投机者娇妻美妾盛唐风华天下枭雄[精校版]无家[精校版]大国相[精校版]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锦衣[精校版]崇祯十五年[精校版]如意小郎君[精校版]医统江山[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大宋时代周刊[精校版]三国之袁家我做主[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强汉[精校版]大宋私生子[精校版]猎明[精校版]夺宋[精校版]武唐第一风流纨绔[精校版]极品账房[精校版]回到大明当才子[精校版]兴唐[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娇妻如云[精校版]三国之蜀汉我做主[精校版]大唐万户侯[精校版]大争之世[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我当捕快那些年大明嫡子汉世祖全军列阵北宋大法官始皇家的好圣孙谍影凌云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佣兵日记超级家丁1839大将官居一品[精校版]铁骨[精校版]抗战之血染山河[精校版]绝对荣誉[精校版]我的第三帝国[精校版]海魂[精校版]明末不求生[精校版]小阁老[精校版]苏厨[精校版]长宁帝军[精校版]韩四当官[精校版]至尊特工[精校版]开海[精校版]覆汉[精校版]白狼公孙[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始皇家的好圣孙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