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txtzw.net)--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txtzw.net

初唐峥嵘 第123节

作者:狂风徐徐
天予弗取,反受其咎啊!
至于母亲不同意……李善完全不担心,老娘啊,真不是儿子非要纳这个小寡妇,实在是苏家塞过来的。
苏家虽是山东乡间豪族,但苏定方为当世名将,而且在窦建德旧部中颇有威望,凌敬凌先生都一力赞成呢!
哎,如果凌敬听到这话,是破口大骂,还是心情复杂,难说的很啊。
为什么呢?
因为第二天一早,周氏抢先起床,拿过衣物服侍李善,又出去烧水、打水、做饭……如果放在前世,那就是连牙膏都要替丈夫挤好的那种贤妻良母。
而李善大马金刀的坐在那,抬头就看见小名八女的凌敬孙女……就是那个被李善扒了衣服的,正神情复杂的站在门口。
先是盯着李善,然后视线落到正在服侍李善喝粥的周氏身上,好一会儿后,八女才小步小步却坚定的走进来……那帮孩子常来这儿嬉戏,但八女还是第一次进来呢。
显然,这是听说了某些事啊……昨晚是周氏第一次住在李善屋子里。
“呃……坐,都坐。”李善干笑着点点头,“再去端碗粥来。”
等周氏微笑着将一碗粥放在桌上,拿着胡凳过来之后,八女的神情有些迷茫,满肚子的怨气不知如何发泄。
“李郎君……”
啧啧,这说话声悦耳如同乐声……李善不由想起那句,清音体柔什么的。
“日后叫哥哥吧。”李善咳嗽两声,没话找话的说:“凌伯如今还在外奔波,定方兄告知正在贝洲,过两日汇合,启程去长安,放心,都已经安排好了。”
八女今年才九岁,但眉清目秀,头发乌黑透亮,鼻子高耸,左嘴角处还有颗小小的美人痣,真是个不折不扣的美人坯子。
不过李善还真没打歪主意……玩养成也不是这么玩的,小蛮到现在都只浅尝辄止呢,周氏已经十九岁了,经得起狂风骤浪。
才九岁,这得养到哪一年啊?
养到二十岁?
算算时间,肯定都贞观年间了!
但显然,人家小女孩不这么想……这个时代的女子不像宋明时期那般严守礼法,但衣服被扒了,身子被看了个遍,放到哪朝哪代都不行啊!
有点压力啊,这小女孩显然是个人精,进了门除了三个字之外一句话都不吭声,李善正在想辙呢……实在是挠头,冷不丁马周进来了。
“马先生回来了。”李善大喜起身,“还没吃早饭吧,快坐快坐。”
听到“马先生”这个词,马周就浑身起鸡皮疙瘩,正要嘲讽几句,却看见了桌边的小女孩。
“呃……这是……”马周一进来就觉得气氛不对,瞄了眼脸红红的八女,舌头在嘴巴里绕了两个弯才说:“昨晚太冷……回来那几件衣衫,这就走,这就走。”
马周一直是住在这儿的,昨晚去吃了病号饭回来后……被李善毫不留情的赶去伤兵营了。
你不是想吃病号饭吗?
那就干脆住到那边去好了!
然后……李善转头就去了对门,马周当然知道昨晚周氏就是住在这儿的,事实上这消息传到凌家去,马周也是有功劳的。
不顾李善拼命的挽留,马周胡乱收拾了几件衣衫,转头就要出门。
临走之前,马周看看在收拾屋子的周氏,再看看一直不吭声的八女,眼珠子转了转,回头说:“对了,怀仁,既然要参加明年科考,那就要多看看经义了。”
“这个……”
“怎么?”马周嘿嘿笑道:“无小蛮在一旁红袖添香就不行?”
李善暗骂了句,转头看向周氏……啧啧,完全不在乎,时代的福音啊。
但那边的八女突然起身,冷哼了声,转头就出了门。
第一百七十六章 清河
已入寒冬腊月,河北大地反而回暖,冬日悬挂在高空,将冬日难得的暖意投向正在趋马北上的车队。
李善已经决定即将回长安,准备即将开始的考核,却被魏征一再要求随其北上贝洲……虽然李乾佑已经回京,但李善怀疑李德武会动些手脚。
魏征是个能审时度势的人物,确定李善在河北战事中起到的关键作用,又发现李善在唐军中的威望后,自然不会弃之不用……虽然崔昊一力反对。
前日那场殴斗让崔昊大失颜面,魏征也已经问的清清楚楚了……不过是马周阴阳怪气的嘲讽,崔昊身为山东士人,却不能使太子尽快出兵,以至于乡梓被突厥劫掠,如今却有脸面巡视山东。
不能说马周这番话太过偏颇,东宫谋士中,建议太子李建成出兵的只有魏征和王珪,如崔昊也的确持拖延时日的思路。
当然了,最后马周被打的那么惨……一方面是因为本就有旧怨,另一方面也是马周这厮嘴太毒。
魏征转头看了眼前面的马周,他原本还心存疑虑,毕竟在他印象中,李善不是那等脾气火爆的人……但随后魏征和马周谈经论义,后者精通《诗经》、《左传》。
魏征由此断定李善并没有扯谎,延请马周授课,应该是前者为科考做准备。
“贝洲、魏洲均乃河北膏华之地,不料如今却是这等模样。”魏征轻叹一声,放眼望去,道路两旁多有被荒废的田地。
“突厥入寇贝洲,虽然过境迅捷,但也……”马周面无表情的说:“若朝中立发援军……噢噢,是在下失言了,齐王殿下率数万大军顿足黄河边呢。”
魏征有些窘迫,心想难怪崔昊忍不住要揍你……阴阳怪气,指桑骂槐,嘴巴太刁了!
问题的关键还在于,人家马周就是贝洲人氏,你还不能指责他!
就连不远处的崔昊都没脸指责马周说的是屁话。
“时过境迁,再说这些,除了徒增伤悲……”李善叹道:“玄成兄此次巡视山东,只怕前程坎坷。”
顿了下,李善瞥了眼面色不变的魏征,“当然了,也能轻轻放过。”
魏征伸手指了指李善,“无需试探,你李怀仁有仁义之名,某魏玄成不言其他,此道不敢退避三舍。”
其实有心人都看得出来,这两年河北连绵大战,打的太惨,刘黑闼身死之后,安抚山东,一方面在于世族,一方面在于百姓。
朝廷和世族之间永远都存在着对峙、合作、敌视种种制衡的局面,在如今这种情况下,难道指望那些世族不趁机吞并人口、田地吗?
但魏征巡视河北,安抚山东,最关键的不在于解散敌军士卒,给衣给粮,而在于明年的春耕,这就必须得到山东世族的支持。
河北道这么多州府,魏征先抵魏洲,是因为关键的大战是在这儿打响,也是因为大量投降士卒都在魏县、馆陶各地。
魏洲之后,魏征选择的是贝洲,原因也简单,贝洲是山东世家望族最多的一个州府。
清河崔氏,武城张氏,清河房氏,以及大大小小依附的十几个小型世家,当然了,其中最重要的还是清河崔氏。
所以,李善难以理解,魏征北上贝洲,为何要拉着刚刚和崔昊发生冲突的自己。
李善无聊的冲着趋马走远的崔昊努努下巴,“那玄成兄为何拉着小弟来贝洲……包裹都打好了,再不启程,只怕要赶不上县衙考核。”
“怀仁在河北做的好大事,若是不嫌弃,为兄倒是能举荐……”
“罢了罢了。”李善打了个大大的哈欠,“先生提及,崔昊其人,以睚眦必报闻名河北。”
魏征神色不变,笑道:“未必是去东宫,以怀仁之能……”
“罢了,罢了。”李善重复了一遍,“母亲命某备考。”
魏征不再劝说了,心里盘算是不是要去信东宫,让太子注意下明年的科考。
而李善心中惴惴不安,心里盘算……看来前日那一脚还不够足啊。
这种走钢丝……好吧,虽然下面并不是空的,而是有李世民撑着,但李善也觉得有点难受。
一行人沿着永济渠北上,第一站就是大名鼎鼎清河县。
上前打探的苏定方趋马如飞,勒住缰绳在李善坐骑边停下,“淮阳王,凌先生、张先生正在城外。”
李善微微点头,凌敬是随李道玄、苏定方、张玄素东进北上收复盐洲、弓洲、深州、瀛洲等地,以其名望召集了不少当年窦建德麾下文武官员,使得李道玄几乎都没捞到什么战功。
两日前,李道玄北下在贝洲驻扎,凌敬随其落脚贝洲,李善此次跟着魏征北上,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来接凌敬。
魏征瞄了眼苏定方,又看了眼崔昊……还想着招揽此人呢,他昨日亲眼所见,苏家和李善的关系有多亲近。
不过魏征也能理解,援手活其母,苏定方跟随李善,这是谁都挑不出错的举动。
不多时,一行人在清河县城门外下马。
淮阳王李道玄、薛忠、张玄素以及清河令均出城相迎……毕竟魏征、崔昊是奉圣人诏令巡视山东。
冠冕堂皇的套话之后,魏征看向李道玄的眼神有些凝重,这位十九岁的青年平日儒雅,上阵勇武,但此时却多了一份凝重的气势,经此一战,日后必为宗室名将。
想到这,魏征就头痛,人家李世民身边的宗室子弟,李神符、李神通算是中庸之资,但江夏王李道宗、淮阳王李道玄均为宗室翘楚。
而太子李建成身边……庐江郡王李瑗弃城而逃,前些日子多有朝臣上书弹劾,最近太子试图招揽河间王李孝恭,也不知道能不能得手。
这种正式场合,尚未出仕的李善站的远远的,但无奈李道玄偏偏要走过去打个招呼。
“道玄兄,小弟过几日就要回京了。”李善抢在前面说:“需在十二月中旬前抵京,不然会误了县衙考核。”
李道玄一怔,他其实是不太清楚李善和李世民之间默契的,只点头道:“某也可能快要回京了,待得回京后设宴,怀仁不可缺席。”
魏征侧头看了眼,并不以为意,他在魏县就知道是李善从突厥人手里换回了李道玄……这也是让他发愁的地方,河北战事中,虽然是迫不得已,但李善和秦王一脉将领的关系太过紧密了。
但随即魏征目光一凝,落在了向李善踱步而去的老者身上,“凌敬?!”
清河令崔泽是清河崔的嫡系子弟,解释道:“这些时日,凌敬随淮阳王安抚诸州,功劳不小,多有夏王旧部束手,甚至擒拿复叛贼首以献。”
魏征本就是山东名士,又曾经出仕窦建德,哪里不知道凌敬在河北的分量,不禁神色大变。
第一百七十七章 麻烦上门
和世家大族扯皮明年春耕,还要节制世家高门收容民众……这是苦差事。
魏征、崔昊巡视山东,最主要的工作是安抚山东百姓。
但作为东宫臣子,最主要的任务是使山东不起战事,这也是李建成在李渊面前捞功劳的关键。
但凌敬都随李道玄走遍了大半个河北道……也就是说,人家都把事做完了,人家都把功劳捞光了,留下的有没有残羹剩菜都不好说。
几乎在片刻之间,魏征就确定,凌敬必然已投秦王。
那边崔昊、清河令正要入城,但魏征突然踱步过去,笑着问:“不意怀仁和凌公也有交情。”
“那是。”李善强笑道:“便是凌先生为小弟取的字。”
“不敢。”凌敬冷着脸一挥袖袍。
苏定方已经是死心塌地了,但凌敬不同……他之前答应迁居长安,想着李世民不过是借自己这个夏王旧部的名头而已。
没想到太子李建成绝境反击,逼的李世民在安抚山东一事上以东宫一脉为主,甚至魏征、崔昊奉命巡视山东。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三国之袁氏败家子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唐砖[精校版]庆余年[精校版]她们为我打天下枭臣天可汗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佣兵的战争[精校版]特战先驱[精校版]国破山河在[精校版]盛唐日月[精校版]崇祯十五年[精校版]秦吏[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极品家丁[精校版]天下[精校版]靖安侯民国投机者娇妻美妾天下枭雄[精校版]无家[精校版]绝对荣誉[精校版]我的第三帝国[精校版]海魂[精校版]至尊特工[精校版]覆汉[精校版]唐朝好舅子[精校版]花与剑与法兰西[精校版]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精校版]食王传[精校版]烽烟尽处[精校版]铁血山河[精校版]刺刀1937[精校版]重生之宋武大帝[精校版]战国之上杉姐的家臣[精校版]大明1937[精校版]猎明[精校版]奋斗在新明朝[精校版]皇兄何故造反?汉世祖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全军列阵北宋大法官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极品杀手葬明重生之绝世猛男兵家大争盛唐烟云1839大将北宋小官人的幸福生活抗战侦察兵十国千娇盛唐风华天才医仙异时空之抗日[精校版]葬明[精校版]穿越火线之最强佣兵[精校版]抗战之血染山河[精校版]高危职业[精校版]后手[精校版]浴血兵锋[精校版]丛林战神[精校版]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精校版]大明之雄霸海外[精校版]司礼监[精校版]小阁老[精校版]最后的三国2兴魏[精校版]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汉鼎余烟[精校版]绍宋[精校版]伐清1719[精校版]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精校版]无双庶子[精校版]开海[精校版]长乐歌[精校版]谍影风云(民国谍影)[精校版]如意小郎君[精校版]我的大明新帝国[精校版]白狼公孙[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大文豪[精校版]唐朝小闲人[精校版]铁血宏图[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国色生枭[精校版]孺子帝[精校版]鼎革[精校版]大明金主[精校版]夜天子[精校版]桃源农家日常[精校版]北宋闲王[精校版]唐醉[精校版]纳妾记[精校版]大豪杰[精校版]国士[精校版]大秦帝师[精校版]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始皇家的好圣孙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