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就入不了眼。
“太后娘娘,就算是赶不上,我们能做的,也只是尽量坚持,不要让司马尚之攻入皇宫而已。”
“我们拖延的时间越长,我们的机会就越多,而现在,既然司马尚之还没有动作,我们自然可以高枕无忧。”
“大不了就是在城外多安排一些巡逻的士兵,加强警戒,其他的事情,也不是现在担心就能解决的。”
“太后娘娘,现在整个建康城,大晋朝廷可都指望着娘娘维持局面,娘娘千万要保重自身,娘娘的身体若是垮了,那可真是要便宜司马尚之了!”
你是大晋太后!
你肩负着责任!
你不能倒下!
王贞英我了握拳,目光瞬间就变得坚定了许多。这变化如此之快,如此之明显,刘有德自然不会放过。
“太后娘娘能想通是最好的,娘娘近来为了大晋劳心劳力,也确实伤了神,微臣之色就去开几副安神的汤药,娘娘只要按时服用,应该就会有所缓解。”
“最重要的还是娘娘自己要放宽心,不要因为还没有到来的事情多烦心。”
王贞英深深的叹了口气,话虽这样说,但是,这样危险的时刻,只是轻飘飘的说一句不要担心,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事?
现在建康城的情况,那就是一颗危卵,但凡有一点风吹草动,都极有可能被摇动。
而最先受到影响的,不会是别人,必定只能是她王贞英!
没有人比王贞英更加了解这种情况,并且对这样的下场十分笃定。若是拿出来讨论,现在司马家最痛恨的人,她王贞英绝对是排第一的。
别人还都不能越过她,看到王贞英都要自觉向后站。
在司马尚之兄弟的眼中,现在的朝廷已经快要改成姓王了,而这一切的罪魁,便是太后王贞英。
身为大晋的太后,王贞英却一心帮着外人,更不要说,司马曜是怎么死的?
为什么不明不白,透着一股阴谋的气息。
就算是没有阴谋,完全的正常死亡,只要是司马家的人认为有问题,你就是清清白白,毫无问题也挡不住悠悠众口。
虽然这些口中,并不包含朝堂上的那些大臣。但是,只说是司马家的人就完全可以以司马曜的死有问题为旗号,讨伐王贞英。
而王贞英在这件事上确实是百口莫辩,局势发展的太快,她和王谧的合作又那么的默契,进展极为顺畅,从外人的角度来看,确实有一股阴谋的气息。
这个确实是赖不掉的。
只要司马家的人咬准这一点兴风作浪,王贞英确实是有很大的嫌疑,即便是她自己明白,这件事和她没有半点关系,真凶另有其人。
又能怎样?
到时候,如果真的被司马尚之抓住,大刀一挥,人头落地,就是再怎么辩解也是没有用处的了。
把张贵人从民间接回来?
不可能的,别开玩笑了,根本没有这个时间,再者说,就算是司马尚之知道了真相,对于王贞英的境况几乎也是毫无作用的。
为什么这样说?
你以为,司马尚之关心司马曜的死活吗?
他是怎么死的,对于司马尚之兄弟来讲,有那么重要吗?
当然没有!
如果司马曜不死,哪里轮得到他们在这里争抢?
老实说,这些人比王贞英更加希望司马曜早早咽气,然而,他们当然不会承认。
于是乎,司马曜的死反而是成全了他们,给了他们机会。
王贞英这个人,对于他们来讲,本来就是障碍,现在登基为帝的是司马德宗,因为他是司马曜的亲儿子,那么,当他名正言顺的当上了皇帝,身为司马曜妻子的王贞英,自然要荣升为太后。
这都是一套的模范流程,没的说。
但是,如果当皇帝的人是司马尚之又或者是其他司马家的疏宗的话,那么,这个太后会是谁来当,那可就不一定了。
人家别个司马家的人,难道就没有亲妈的吗?
凭什么就要让他王贞英来做太后?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如果不是司马曜的儿子当皇帝,王贞英想要完成平稳过渡,回归民间的大业,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呢!
所以,司马德宗虽然是个傻子,但只要有那么一个傻子在那里,就足可以维护王贞英的位置不坠,利益也不会受损,甚至还会大大的增加。
司马家的人,一向人情亲情淡薄,亲属之间是没有多少亲情的,虽然他们时常也以各种情感来唱高调,但那只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在故意拉大旗而已。
那些司马家的子弟也从没有把王贞英当成是一家人,更没有把她放在眼中。
要不是司马道子这个不争气的死了,这个皇位,哪里轮得到这种小娃娃?
更不要说是之前从无存在感的冷宫皇后王贞英了!
你以为,那些司马家的人很喜欢看到王贞英吗?他们难道不明白,有一个手握实权的大哥在背后站着,如果王贞英当了太后,那么,大晋朝廷就等于是改姓王了吗?
现在可倒好,确实是改姓王了,但是此王非彼王,从太原王氏轻轻一脚,就跨到了琅琊王氏。
殊途同归了等于是。
第1179章 江州遐想
王贞英晋封王谧当琅琊王,这样的操作,老实说,自从旨意颁布,司马家的人就完全想不通。
这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要这样做?
如果王贞英联合王恭,把持朝政,对于司马家的人来说,可能还更容易理解一些。
然而,王贞英既没有扶持自家大哥,也没有自己把持朝政,而是把一干麻烦事全都扔给了王谧!
这个美男子!
以往看起来和太后几乎是毫无关系,并无任何密切举动的那个异军突起的北府主将!
王谧的起势实在是太过迅速,以至于,很多不在建康城做官的大臣还都没有缓过神来,北府这样一支重要的军队就已经全都掌握在了王谧的手中。
为什么王贞英会和王谧搅合到了一起?
该不会是早就有奸情吧!
一个是风韵犹存的年轻太后,一个呢,是风靡建康城的翩翩贵公子,这样迅速的,又紧密的联合到一起,甚至越过了亲情,把王恭都甩到了一边。
在人们贫瘠而又复杂的想象力当中,自然会认为这一对年轻男女是有私情的。
要不是有私情,王贞英为什么要甩掉自己的亲哥哥,反而支持权臣王谧?
虽然猛然间看起来,确实是王谧更加有实力,更能给王贞英撑腰,但是,王恭毕竟是她的亲大哥,并且在司马曜还活着的时候,就是位高权重之人了。
放着这样合适的人选不去合作,反而依靠王谧,这是能够用常理解释的吗?
这当然不能!
于是乎,最能够解释的,就是男女私情这一块了!
如果男主角不是王谧,可能司马家的人还不会展开太多的联想,可偏偏就是王谧。
这个人,一向是很有女人缘的,没有任何的利益纠葛的时候,那些女人还像打苍蝇似的,围着他嗡嗡叫,就更不要说是现在了。
本来两个人就有利益合作的关系,而王贞英呢,又是个世家女子,王谧的出身也是极好的,那是绝对有共同语言的。
只有他们两个勾搭到一起,才能够合理解释当前王贞英的所有反常举动。
哈哈哈!
想想看,按照司马尚之等人的想法,那么,王贞英这位太后属实是罪大恶极,罪无可恕了!
谋杀亲夫!
还和小郎君勾搭到一起,出卖大晋的利益,把权力都交给了情人!
就算是要找,哪怕找同样姓司马的也成啊!
好歹,那也算是肥水不流外人田,肉烂在锅里!
可她王贞英找了外姓人,这如何使得?这不就等于是把司马家给出卖了吗?
大晋是没有哲学著作金瓶梅,要不然,王贞英非得被扣上一顶潘金莲的大帽子。
当然了,从客观上来讲,王贞英的所作所为可比话本小说里的潘金莲恶劣多了。
就算潘金莲的手段再恶毒,她做的事,不过是伤害了有限的几个人而已,完全属于闺中秘事的范畴。
哪里能和王贞英相提并论,这里可是出卖了一个家族,一个朝廷,是绝对你死我活的大事!
王贞英如此作为,司马尚之他们如何能够容忍?
当然不能忍了!
但是,他们不照样还是忍了半年多吗?
那个时候,他们就改姓了?还是不是男人了?
那,自然也是不可能的。
闹事是一直都想闹的,那是一颗种子,就深埋在司马家人的心中,只不过,那个时候,王谧以及他统领的北府军还在都城,那可是雄雄大兵,司马家的人,他们的兵,哪里打得过?
根本就不是对手!
要知道强悍的氐秦军队,都连连在王谧统领的北府兵手下吃败仗,司马家的兵,连氐秦都打不过,又如何可以和北府兵相抗衡?
这个时候,司马家的人心态就很有意思了,仿佛北府兵已经被开除出了大晋的军队序列,和他们没有关系了似的。
不管怎样,王谧在建康,他们就不敢动作,而王谧走后,很长一段时间,司马尚之也不敢轻举妄动。
都是因为惧怕王谧突然折返,或是走的不够远,半途回来把他们消灭了。
那可如何是好?
我们这一群司马家的人,那可是只能捡软柿子捏的,别指望我们去碰硬骨头。
在柿子还没有变软之前,我们是绝对不会出手的!
绝对!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明朝败家子[精校版]秦功北宋穿越指南谍影风云(民国谍影)[精校版]红楼之挽天倾铁骨[精校版]盛唐挽歌黑道特种兵步步生莲[精校版]临安不夜侯极品家丁[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明末苍茫[精校版]抗日之兵魂传说[精校版]唐砖[精校版]藏国绍宋[精校版]晚明[精校版]窃明[精校版]北朝帝业国策[精校版]北颂[精校版]大魏宫廷[精校版]钢铁皇朝[精校版]银狐[精校版]庆余年[精校版]异时空之抗日[精校版]我的帝国[精校版]辛亥大军阀易中天中华史第一部:中华根最强兵王[精校版]猛卒[精校版]吕布的人生模拟器[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秦吏[精校版]远东1628[精校版]纳妾记[精校版]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精校版]悍戚[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谍影凌云唐人的餐桌大明帝师五代刀锋(出书版)葬明[精校版]中国猎人[精校版]佣兵的战争[精校版]汉阙[精校版]密战无痕[精校版]长宁帝军[精校版]唐朝好岳父[精校版]一世富贵[精校版]三国重生之我是路人甲[精校版]夜天子[精校版]重生之颠覆大宋[精校版]凤鸣三国[精校版]天下节度[精校版]乱世宏图我真不是木匠皇帝权臣[精校版]锦衣夜行[精校版]最强特种兵之龙刺[精校版]特种兵王[精校版]抗战之帝国末日[精校版]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精校版]我不是野人[精校版]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葬元[精校版]奋斗在洪武末年[精校版]锦衣春秋[精校版]他,改变了大唐[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明末工程师[精校版]花与剑与法兰西[精校版]大宋的智慧[精校版]混在三国当军阀[精校版]大明国师始皇家的好圣孙奋斗在盛唐外科医生的谍战生涯扼元权臣枭臣国士无双新中华1903民国军火商人天下节度宋枭驻马太行侧[精校版]抗日之铁血远征军[精校版]我的第三帝国[精校版]特战先驱[精校版]海魂[精校版]汉鼎余烟[精校版]抢救大明朝[精校版]如意小郎君[精校版]汉乡[精校版]带着仓库到大明[精校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