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txtzw.net)--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txtzw.net

第1003节

作者:大罗罗
“儿臣知道的,”朱国雄喝了口茶,回答道,“大明和大中华诸国这20多年来也一直在准备,如今不说万全,总有9成胜算!”
“胜算在哪里?”朱济世淡淡地问。
“首先当然是工业,20多年前大明就是全世界工业最强大的国家,如今大明的工业对上任何一个列强都有压倒性的优势,即使对上半个世界也不落下风了。”
朱国雄说的仅仅是大明,一个7亿人口,二千多万平方公里的超级大国。如果算上其余大中华国家的工业,压倒另半个世界的工业,至少在规模上是毫无问题的。只是战争并不是单纯比较工业规模大小,工业规模较小的国家也不是没有一战的力量。否则另一个时空的日本帝国就不会去偷袭珍珠港了。
朱国雄继续对父亲道:“其次是海陆军上的准备。大明海军的总吨位世界第一,是超过罗马和德国总和的。正在建造的宣武级战列舰的空载排水量高达43000吨,满载排水量超过50000吨,装备3门3联装410mm主炮,最大航速高达28节,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战列舰!原计划准备建造4艘,现在准备再追加4艘。
我大中华的陆军实力也冠于全球,常备兵力在500万以上,而且还能随时动员到1000万以上。另外,我们大中华帝国还有几种非常强大的秘密武器,包括装甲战车和飞机,还有专门用来搭载飞机的航空母舰,以及用于快速投放兵力的飞艇……”
过去的20年可以说是全球备战的20年!秘密武器的开发和生产都是各国战争准备的重中之重。已经在全世界初步建立霸权的大明帝国自然不会忽视先进武器的开发。而朱济世也没有忘记通过朱伊莎开金手指——包括装甲战车、飞机和航空母舰,还有正在进行中的最绝密的原子弹工程,都是看不见的朱氏金手指在悄悄指明方向。
当然,也有一些朱济世金手指外的秘密武器被开发出来。譬如飞艇现在就成了个大热门——因为上一次世界大战中,大中华帝国遇到的最大的困难就是迅速向北美投放兵力。虽然海运的规模可以很大,但是速度毕竟有些缓慢。如果能利用大型飞艇顺着西风带飞往北美,理论上可以比海运节省90%的时间。
所以,当大明陆军部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就开始研究制造跨洋飞艇的可能性。而在第一款有实用价值的内燃机出现后,大明陆军部就立即投入巨资进行大型飞艇研发。
到1899年底,已经开发出十几个型号的大小飞艇,最大也是最新的型号是1898年6月完工的南海号,总长度达到250米,使用铝合金骨架和巨型绵制气囊,体积超过20万立方米,装备4台特拉斯12号柴油引擎,总共拥有1200匹马力,在顺风的情况下可以用超过150公里/小时的时速飞越太平洋,有效载重量可以达到25吨。如果换算成全副武装的士兵,大约就是两三百人的样子。看上去似乎是不错了,但是考虑到这艘飞艇的造价和用于给飞艇提供浮力的氢气的易燃易爆性——大中华帝国所属的东华王国倒是出产安全的氦气,但是产量非常有限,根本不足以供应想象中的“成千上万”艘体积堪比战列舰的大型飞艇,而且氦气的浮力也不如氢气。因而大明的飞艇研发仍然是以氢气为主的路子,现在被制造出来的大型飞艇都是个漂浮的炸弹……
朱济世当然是知道历史上的“兴登堡”号灾难,但是大明皇帝朱国雄和太子朱邦世对飞艇的兴趣却非常大。朱济世劝说了几回也打消不了他们制造大型飞艇的想法——毕竟朱济世开创的大帝国实在太庞大了,任何一种可以让人和物品快速流动于帝国各地的技术,对于国家领导者们来说都有着无比巨大的吸引力。
“哦,工业、军队和武器都准备好了。”朱济世没有再和儿子讨论飞艇的事情——在他看来,没有一两次刻骨铭心的教训,朱国雄和大明陆军部的高官们是不会意识到飞艇的危险性的。“那么,我们就能靠这些去打一场世界性战争了吗?第一次世界大战打出了社会主义美国和社会主义俄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会打出一个社会主义中国吧?”朱济世顿了一顿,悠悠道,“最近国中人心似有不稳,雄儿你可有应对之法?”
第1538章 人心、贸易和战争
一听到老爹提起“国中人心不稳”,朱国雄忍不住就皱眉头,“父皇,其实不是人心不稳,而是人心不足。”
“人心不足?”朱济世笑了起来,“人心总是不知足……你我父子富有天下都不知足,下面的升斗小民,连块立锥之地都没有,又岂能知足?”
“豪门巨室广厦千间,升斗小民立锥无地”的说法在眼下的大明国内颇为流行,经常可以在报纸上看到。社会党、民意党甚至是在野的资产阶级政党(青年党或东林党)都拿这话堵执掌朝政的当权派。
“父皇,升斗小民无立锥之地的说法过了。”朱国雄苦笑着摇摇头,“我大明是有排屋提供给贫民的,每一对大明的夫妇都有资格在结婚的时候购买一次,现在最高的标准已经达到50平米(套内使用)了。”
“有50平米……倒是够立锥了。”朱济世呷了一口清茶,“只是老百姓不知道这50平米有多么宝贵。”
朱济世说话的时候,心中有些感慨——50平米的套内面积在后世差不多能安排出一套2室一厅,在上海、北京、香港这样的大都会,这样的房子是普通工薪阶层一辈子努力奋斗都买不起的……而在眼下的大明,却是人人都有资格用2年半的平均工资买入一套,而且还可以分期付款!要是让后世困于高房价的国人知道这个时空竟然有这么便宜的房子,真不知会做何感想?
“不过是间破房子……”朱国雄轻轻转着茶杯,说的话倒是轻描淡写,他是不敢相信类似的房产在另一个时空会价值两三百万。“而且也是百姓自己掏钱买的,算不得什么。”
朱济世点点头,“说的也是,有些东西只有想要而得不到才觉得宝贵,如果人人都唾手可得,谁也不会珍惜。”
朱国雄笑了笑,“本就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不过是些钢铁、洋灰、砖石而已。”
看来不仅是唾手可得的人们不知道珍惜,连随手给出去的大明皇帝也不知道这些房子的真实价值……从开始实行排屋政策的1860年代开始后150年,在整个大中华帝国,一共有超过3亿套住宅或宅地,就被政府随随便便低价卖给或分配给了民众!数百万亿的财富打了水漂,似乎从来就没有出现过似的。
虽然这个时空大中华的房地产业并没有因为朱济世和他那些儿子们妄图永远维持反动统治的私心而消失,在几个大都会还一度繁荣过,但是整个产业和另一个时空的繁荣发展是没有办法相比的……
“的确也不值什么钱。”朱济世也点着头。对于拿下半个地球分给儿子们的朱济世而言,钱早就不算什么事儿啦,甚至对于另外半个地球的兴趣也不大,如何安安稳稳的把江山社稷传下去,才是朱济世和他那些当皇帝当国王的儿子们最关心的事情——眼下可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风起云涌的时代,赤旗已经飘扬在大西洋两岸,而大中华诸国又是资产阶级专政的帝国、王国,并非是后世对工农运动完全免疫的人民共和国。当权者如何敢在这样的世界大环境下去和老百姓计较几个小钱……呃,就算把应天府的房子炒到几万华元一个平米,每年卖地赚上10万个亿,对于朱济世和他的儿子们而言,也不过是个数字。万一逼出一场赤色革命,把自己送上断头台,可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只可惜光靠一间排屋已经买不来人心了!”朱国雄叹了一口气,“这一二十年,大明的农业在东华、北华、南华农产品的冲击下总归有些萧条。每年都有好几百万破产农人涌入城市……这些人最容易被人蛊惑和利用了。”
和早些年涌入城市的贫苦农户不一样,现在三钱不值俩钱把乡下的土地卖掉进城来讨生活的,都是原本的中上农家。原本都是有二十亩、三十亩土地,有些还是书香门第,有些甚至是早年从龙举兵的“功臣”(都是小兵啦)之后,在上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日子过得还算逍遥。现在进城当了无产阶级,心理落差自然不小,就是满腹怨言也是可以理解的,被社会党、民意党一煽动就成了大明工人运动的主力军了!
至于那些早年进城的贫下中农的后代,因为在大城市里面接受了较高水平的教育,或者继承了父辈开创的大大小小的事业,许多都上升成了中产阶级甚至是资产阶级,就算还是在当工人的,也大多是收入较高的技术工人——现在可不是依靠自动化设备和简单劳动就能生产出廉价工业品的时代,技术工人远比后世吃香。
而且,大中华帝国的工业化是从第一次产业革命的末尾开始,完整的经历了整个二次产业革命,那些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工厂,那家不是把技术工人当个宝,将技术工人的培训当成事关工厂存亡的大事?因而那些技工都拥有不亚于白领的高工资,有些人甚至还拥有一丁点工厂股份,已经不算是苦哈哈的无产阶级了。
“过了这一关就好了。”朱济世顿了顿,又道,“这是工业化、城市化道路上的最后一道关口了,只要再熬个二三十年,一切就都安稳了……这些苦是必须要吃的。”
朱济世、朱国雄俩父子都没有提及实行农产品保护。因为现在冲击大明的农产品主要是来于东华、南华和北华。而这三国又是大明工业品的重要销售市场——大明工业,诸夏农业、矿业的产业布局,在大中华市场一体化的推动下,已经完全形成了。这不是用刺刀或是行政命令强制推动而来的,而是真正的市场选择的结果。
人口众多,各种工业资源也比较充足,大城市集中的大明汉地在完成了二次产业革命后所展现出来的生产力,是其余大中华诸国的工业很难对抗的。当然,这并不是说其余大中华诸国没有工业,而是没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只有一些拥有明显资源成本优势的产业。
譬如东华的军火、钢铁、石化、有色金属冶炼、食品加工等行业依托资源或市场,才可以和大明本土的相关产业一较高低,至于其余的工业品,都是大明造的天下。
虽然在胡安的操纵下,东华政府一直很注重扶植工业。但是在大中华圈自由贸易的游戏规则下,工业资本总是会向成本最低而不是比较高的地方流动。无论胡安如何努力,他都没有办法和市场的力量竞争,除非把大中华市场给拆了。
而禁止北美的农产品输入大明冲击大明市场就是拆台的方式——哪怕东华、北华不采取任何对抗的措施,也会因为无法通过农产品获取足够的华元而减少输入大明工业品的数量。当然,大明的农民会因为农产品价格提高而获得强的购买力,以填补东华、北华市场缩水给大明工业带来的损失。同样的,东华、北华的农产品失去市场后,农业生产也会大大下降,大量的农业人口就会进入城市变成廉价劳动力,从而降低北美工业生产的成本。
这样,北美和大明本土就会变成两个相对独立的市场。而失去了相互依存的统一市场后,北美和大明本土就会日渐离心。
朱国雄端起茶碗,喝了口茶水,慢慢的说道:“儿臣知道的,大中华必须要有统一的市场,否则早晚会分崩离析。”
他可不想让北华、东华发展出自己的工业体系。没有强大的工业,朱胡安再会用兵也不可能挑战大明。而且靠出售农产品和资源就能过上好日子的东华人、北华人也不会跟着胡安去对抗大明。
“知道就好。”朱济世端起茶盏,喝了口茶水,慢慢的问道,“皇儿,我大中华大概还有2、30年才能大安,想来涅恰耶夫和左尔格之流不会给我们那么久吧?”
“还有德皇威廉二世,”朱国雄皱着眉头补充,“威廉二世是不得不战了!”
“不得不战?”
“这几年德国的工业已经出现了过剩,波兰联合王国和瑞典联合王国的市场已经消化不了德国庞大的工业品产量了。而且俄国(斯拉夫联盟)的工业化初步完成,对德国工业品的需求也在减少。恩格斯先生生前设计的国际贸易规则,现在已经无法满足德国的需要了。而要改变德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不利地位只有发动战争!”
这个时代的国际贸易规则明面上是“易货贸易”,实际上则是几个大的区域自由贸易区之间的贸易平衡——大中华是一个,罗马和美利坚社会主义合众国再加上比利时、荷兰等欧洲小国是一个;德英波共君联盟、瑞典联合王国、丹麦和斯拉夫联盟算一个。另外,还有奥地利帝国、土耳其帝国、印度帝国这三个不大不小的独立市场,也都和三大自由贸易圈签订了易货贸易协定。
也就是说,各个自由贸易圈都是相对封闭而且自给自足的市场,圈外的商品很难进入……除非发动战争!
第1539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美国、俄国、德国会勾结在一起?”朱济世扬了扬眉,这是美苏德三国轴心?看上去很可怕啊!不过他表面上还是非常平静,“会不会再加上胡安?”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北宋穿越指南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红楼之挽天倾唐人的餐桌极品家丁[精校版]谍影风云(民国谍影)[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炮火弧线抗日之兵魂传说[精校版]铁骨[精校版]黑道特种兵箱子里的大明全球通史最强兵王[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大唐农圣[精校版]奥古斯都之路[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红楼道爷临安不夜侯古代人的日常生活(出版书)辛亥大军阀大明之雄霸海外[精校版]不让江山[精校版]崇祯八年[精校版]我要做门阀[精校版]大魏宫廷[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变天[精校版]刑名师爷[精校版]东唐再续争霸天下男儿行朝为田舍郎从士兵突击开始的人生[精校版]最强特种兵之龙刺[精校版]中华武将召唤系统[精校版]抗战之中国远征军[精校版]大明不可能这么富[精校版]绍宋[精校版]崇祯十五年[精校版]三国有君子[精校版]策行三国(三国小霸王)[精校版]明朝败家子[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纳妾记[精校版]国士[精校版]混在三国当仙师[精校版]反元[精校版]北地枪王张绣[精校版]三千美娇娘[精校版]江山如此多骄[精校版]晚明[精校版]小市民的奋斗[精校版]超级书童[精校版]随波逐流之一代军师[精校版]东汉末年立志传[精校版]权柄[精校版]晚唐浮生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秦功靖难攻略两京十五日水浒:狗官,你还说你不会武功?盛唐挽歌寻秦记唐玄宗超陆权强国民国投机者大隋皇朝重生之大清帝国王的归途我们的1654盛唐风华十国帝王世家的天下:魏晋豪门与皇帝的争权之路狼行三国策行三国庶族无名百度宅男当崇祯[精校版]调教太平洋[精校版]交锋[精校版]顶级兵王[精校版]华夏春秋[精校版]抗战之帝国末日[精校版]叛徒[精校版]小阁老[精校版]明天下[精校版]吕布的人生模拟器[精校版]新书[精校版]大唐扫把星[精校版]苏厨[精校版]北宋大丈夫[精校版]大宋第一状元郎[精校版]江山争雄[精校版]谍网[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炮火弧线全球通史思想门:先秦诸子解读翦商(出书版)三国大暴君古代人的日常生活(出版书)盛唐挽歌藏国临安不夜侯水浒:狗官,你还说你不会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