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孔胤植也是个非常识时务的衍圣公,虽然他家从大明朝廷那里得了不计其数的好处,可是却从没想过要为大明尽忠——他们这一家子千年不倒,可不仅是靠着孔子的金字招牌,他们善于在大争之世中弃暗投明的本事,全天下也是独一份了。
他们投过大金,降过蒙元,给忽必烈上过儒家大宗师的尊号,朱元璋的兵打来山东后又投降大明朝。
基本上是一降一个准啊!
不过这一代衍圣公孔胤植投降的功夫却不如祖先了,在四月份的时候,他就急急忙忙的给打进北京城的李自成上了降表,还在曲阜城上打出了恭迎大顺天兵的旗号。
李自成还顺手封他当了大顺朝的衍圣公!
本来好好的事情,可谁没想到大顺就是进京逛了一圈,转眼之间百万天兵就灰溜溜的给八旗天兵赶跑了,连北京城都易了主。
不过这也没什么,反正贰臣三臣也没啥不一样啊!所以衍圣公孔胤植在得知大顺兵败、明清开战和北京落入大清之手的消息后,又写了一份《初进表文》给北京的多尔衮送了去——表达了自己愿意归顺大清的意愿。
也不等大清那边来人,他就让人取下了曲阜城头的“闯”字大旗,然后又把“清”字大旗挂了上去。
可紧接着又不对了!
大明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汇集四镇大兵十余万开到了曲阜隔壁的兖州,还说要抗虏!
这可把大清衍圣公吓得半死!现在山东这边主要就是大明、大顺两家混杂,挂着大清旗号的好像只有曲阜的大清衍圣公孔胤植啊!
抗虏的意思,是不是要发兵来打曲阜?这可要命了!
还好,衍圣公担心的事情终究没有发生,史可法也不知道该拿大清衍圣公怎么办?而且孔胤植听说大明朝回来了,他就把大清的旗号又给换成了大明的旗号——从四月到现在,孔胤植已经换了三次门庭,也不知道还会不会有第四次?
不过在孔胤植宣布自己原来是大明忠臣后不久,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坏消息从登莱二府传来了。
登州行在传下令旨,把孔家在登莱二府地面上的部分田庄没收了!
这可是几万亩土地啊!一道旨意就全没收了,流寇都没那么狠啊!
而且没收的命令是以抚军太子令旨的命令下达的,以后会不会在山东全境执行?会不会把衍圣公一门拥有的全部土地都给没收了?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所以“大清衍圣公孔胤植”再坐不住了,赶紧让人备了礼物和名帖送到兖州,定了时间,要亲自登门拜访史可法等一干大明重臣。
第0192章 恩科有黑幕啊!
就在“大清衍圣公”孔胤植离开老窝曲阜去兖州拜访大明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的同时,朱慈烺正在登州抚军大元帅府内召见登莱二府的举人和秀才。
他这个时候并不知道“没收孔家田庄”的事儿,因为他并没有下达过针对孔家的令旨。
他现在还没功夫追究孔胤植当三臣的责任,把登莱二府整顿成抗虏根据地才是当务之急啊!
而整顿登莱二府之事,在别人看起来难得都没边没际的,仿佛只有统统杀光地主老财才爽利。不过李岩却给他支了个高招——用恩科考试的法子把登莱二府的大地主都揪出来,然后让他们去自治登莱的三州十县,只留下一个蓬莱县(登州府城所在)由登莱巡抚苏观生直辖。
同时,再把登莱三州十县领头的那些土豪劣绅的家眷都拘到铁打的登州城内,好好保护起来。
这就是改流归土!
至于孔家刚刚失去的几万亩土地,都是位于登莱七卫地盘上的土地——孔家的这些土地并不是因为姓孔而被没收的,而是在整顿登莱卫所的过程中被均田均掉了……
根据朱慈烺的令旨,在从登莱七卫募集的三万新军都抵达登州之后,抚军大元帅府就对他们进行了整编、训练和考核。整训的目的是把他们变成可战之兵,而考核则是为了从中选出可用之官。
考核的方式很简单,就是比武!就是两个,一是粗通文墨;二是比武。前者定资格,后者定高下。也不问出身,不管之前担任什么官职,人人都能报名参加——当然,也不白考的,考上之后就给官做!
根据朱慈烺的旨意,以后登莱七卫的武官,不再世袭,而是要通过比武和军功产生。之前所任的卫所武官,如果不能通过考核,就一律调入大元帅府参军司任职,如果连参军司的跑腿都干不了,那就只有回家吃老米了……
而在这场比武考官结束之后,登莱七卫的军官团也就能够产生了——新的七卫军官团可没之前那么多人了,现在的一个卫,就相当于克难新军的一个协,而且还是少一个营的协,总兵力就在1400上下。一个卫下面都辖三个所,所就相当于新军的营。卫、所两级的军官配置就和新军的协和营一样。
在军官团组成后,大约10000名愿意留在登莱二府的新兵,就按照各自军籍所在,编入了七卫。
之后,朱慈烺就下达了七卫均田令!
根据这“均田令”,登莱七卫的土地将会作为职田进行平分,无论官衔大小,一人都是200亩。这份职田可以继承,前提是继承人可以继续从军。
在领了200亩职田后,这些七卫军士需要在农闲和战时上番服役,而且还必须承担服役时的部分军粮(通常要自备3个月的军粮),还要自备盔甲和兵器。
另外,授田的卫所兵都没有军饷可以拿,不过在战时依然可以拿到赏赐。
至于七卫的军官,因为要常年服役,倒是可以和克难新军的军官一样,得到军饷和军粮供应。不过他们的军饷要比同级的新军军官低两等,而且也需要自备军马和器械。
在均田令下达后,新任命的七卫军官团就率领着各自的部下回到了驻地,然后就在大元帅府派出的军官监督和帮助下,开始自行均田——均田的方法很简单,就是根据备倭都司府中所存的七卫土地档案进行重分,一兵(官)200亩,多余部分就记在七卫指挥司账上。
至于七卫官兵之外的人,一律不得占有七卫的土地!哪怕在克难新军中服役的七卫子弟,也不得在七卫占地。他们自有足额的军饷,如果立有战功或是服役期限够长,也有资格分地,但不会在登莱七卫给他们分配土地。
当然,现在重分的仅仅是所有权,租种土地的佃户还可以继续租种——这些佃户原本大多是军籍,现在一律换成民籍,不再是七卫军户。
现在登莱七卫二十一所的均田正在进行,大批非军户占有的土地已经遭到没收!受害的可不仅仅是曲阜孔家这样的大鳄,还有许多登莱当地的地主。
其中的一些人,就和高密才子张伯任一样,还考上了登莱恩科的文举,现在正在等待朱大太子的召见。
因为登莱七卫二十一所正在进行的土地重分,正在等待召见的这批莱州高密才子,都有些忐忑不安。
他们中有人已经失去了在灵山、鳌山两卫的土地,有些人则担心同样的事情会在高密重演。
如果高密的土地都要分配给战士,那他们这些读书人要怎么办?
“宣高密县才子觐见!”
一个浑厚的嗓音打断了在庭院中等待的高密才子们的思绪,一身玉色生员衫,头戴方巾,生得面如冠玉,目若朗星的张伯任整了下衣衫,头一个迈步走向元帅府的大堂——他可是高密县排名第一的才子!
这一次的登莱恩科文试有点古怪,考题只有一道不说,而且也没有进士和举人功名,而是发了个“才子”的名号。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北宋穿越指南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红楼之挽天倾唐人的餐桌极品家丁[精校版]铁骨[精校版]炮火弧线天可汗[精校版]谍影风云(民国谍影)[精校版]抗日之兵魂传说[精校版]全球通史娱乐春秋[精校版]临安不夜侯黑道特种兵随波逐流之一代军师[精校版]古代人的日常生活(出版书)宰执天下[精校版]箱子里的大明寒门枭士[精校版]大唐农圣[精校版]明末工程师[精校版]奥古斯都之路[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刑名师爷[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长安风流辛亥大军阀争霸天下顶级兵王交锋[精校版]最强兵王[精校版]大明之雄霸海外[精校版]不让江山[精校版]崇祯八年[精校版]明朝败家子[精校版]我要做门阀[精校版]秦吏[精校版]春秋我为王[精校版]大逆转1906[精校版]大唐第一庄[精校版]变天[精校版]皇家娱乐指南[精校版]秦功红楼道爷两京十五日盛唐挽歌大隋皇朝东唐再续男儿行朝为田舍郎从士兵突击开始的人生[精校版]最强特种兵之龙刺[精校版]中华武将召唤系统[精校版]华夏春秋[精校版]抗战之中国远征军[精校版]小阁老[精校版]大明不可能这么富[精校版]绍宋[精校版]崇祯十五年[精校版]冠冕唐皇[精校版]三国有君子[精校版]大宋有毒[精校版]大魏宫廷[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国士[精校版]混在三国当仙师[精校版]隋唐英雄芳名谱[精校版]超级书童[精校版]东汉末年立志传[精校版]1908大军阀[精校版]枭臣[精校版]皇兄何故造反?枪刺唐玄宗超陆权强国重生之大清帝国王的归途我们的1654盛唐风华十国帝王世家的天下:魏晋豪门与皇帝的争权之路狼行三国策行三国庶族无名抗日之铁血远征军[精校版]百度宅男当崇祯[精校版]调教太平洋[精校版]顶级兵王[精校版]国策[精校版]大国相[精校版]吕布的人生模拟器[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策行三国(三国小霸王)[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汉乡[精校版]远东1628[精校版]纳妾记[精校版]大秦帝师[精校版]反元[精校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