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想法是很好的,不过现实也是很无奈的……首先是朱大太子的“近代陆军”没有足够的火铳,所以大部分的“火铳兵”还只能扛着长枪作为替代品。
其次是炮兵迟迟没有办法建立,因为没有可用的野战炮,也没有合格的炮手——朱慈烺从北京带出来的炮手和汤若望的那些弟子,并不是合格的野战炮兵。
最后,朱慈烺也没有合格的新式军官可用。无论是吴三辅、吴国勇、李若琏,还是流寇出身的郝摇旗和凤三,都不懂什么是“近代陆军”,朱慈烺自己也不懂。
所以他们现在就只能训练部队排横队、纵队、听从命令假装开火、假装用上了刺刀的火铳打肉搏等简单的战术。
除了以上这些,就是大量的体力训练和纪律整顿了!
一日两操是少不了的,时不时还要进行夜间训练。打军棍、关禁闭的处分天天都有,军棍是公开执行的,保管打到哭爹喊娘!
而朱慈烺每天都要在军营里面转上几个时辰,还会观看纪律执行。
今天也不例外,吴襄、曹友义、吴三辅,还有毕酒城都会簇拥在他身后。
一片哭爹喊娘声中,吴襄轻轻道:“千岁爷,是不是太严厉了?欲速则不达……”
朱慈烺头也不回的冷冷道:“不是本宫急于求成,而是鞑子逼得太紧啊……你以为他们会安于北方半壁江山吗?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天下的财赋都在东南!单靠北直隶、山西这点地盘,是养不起一个大清国的!”
他顿了顿,又对吴三辅道:“等会吩咐挨揍兵丁的上官,一定要好生照看他们,要亲自替他们上药!”
吴三辅静静点头。
朱慈烺冷着脸转身离开,突然又转头吩咐:“今天在左师前锋协二营吃午饭,午饭后就发饷!”
军棍要打,伙食也得搞好了,军饷更不能克扣——要不然这军棍就把人心打散了,队伍也不会有凝聚力。
训练、装备和指挥水平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取得飞跃的,火铳、大炮得花时间采购,能够提升训练水平的洋将也得花时间去请。
现在能够迅速提升的,也只有军队的士气、纪律和凝聚力了。
第0180章 个人崇拜
“太祖高皇帝再世!大明战无不胜!”
“太祖高皇帝再世!大明战无不胜!”
“太祖高皇帝再世……”
午饭的时候,欢呼的声音陡然在克难新军的临时大校场各处中响起!由各营的官长带头喊口号,下面的士兵再跟着齐声呐喊,喊完以后才开始放饭。
在如今的克难新军当中,这“太祖高皇帝再世!大明战无不胜!”的口号每天要吼上不知多少次。
每天一大早起床后,各营官兵就得在新发下来的抚军太子像前喊上三遍,然后才能洗漱吃早饭。吃完早饭后则是大元帅府的一些参军下部队“讲故事”,讲太祖高皇帝和抚军太子殿下怎么牛逼的故事,还要宣讲抚军太子是太祖高皇帝附体的故事,而且讲得有鼻子有眼。而听故事的官兵们也少不了喊几嗓子口号配合一下。
听完故事就是各种操练,而在操练的过程中,少不了又得喊口号和听故事——口号是“太祖高皇帝再世!大明战无不胜!”和“太祖高皇帝再世——万胜!”两种,故事则是大沽口火铳杀鞑子的战例。
上午的操练结束,大家伙又得在午饭前继续喊口号,喊完才能吃饭。吃完饭,还会有参军来给大家上课——讲军纪,讲战法,讲跟着太子爷前途无量……讲完以后,还得再喊口号!
下午还是训练,和上午的训练一样,还是队列、阵型、行军、战法这些。训练过程中,少不了再喊一堆口号。
训练完毕,再是喊口号,吃晚饭!
如果遇上发军饷和放赏,那还得再多喊几遍了!
总之,在克难新军抵达登州后,除了训练加码,纪律也越来越严格之外,就是出现了宣扬个人崇拜的造神运动。
这场造神运动的发起人当然是大明抚军太子朱慈烺了!
他在大沽口战役前就玩了一把造神,效果似乎不错,大大提升了士气。所以到了登州之后就开始变本加厉的造神!
为此还在抚军大元帅府下设立了一个名为参军司的机构,网罗了三四百个京城勋贵家的子弟。都是一些京师权力圈子外围的年轻人,少不了有眼高手低爱吹牛的毛病。而且这些人多多少少都知道一点朱慈烺的“神迹”,又眼见着朱大太子在大沽口了痛打鞑子,所以都信了他真是朱元璋再世了。
原来跟着朱慈烺的那个太医曾神仙,现在也被派到这个参军司兼职,这个太医也是个能吹牛的主儿。说起神仙鬼怪的那一套,可是有板有眼的,朱慈烺又是他亲见着“脱胎换骨”的,那吹起来更是和真的一样了。所以曾神医现在就兼职说书先生,人称“神医先生”了。
这个专门“吹牛”的参军司的工作效率,还真是出人意料的高啊!短短十数日吹下来,就生生将朱慈烺变成了朱元璋转世,变成了克难新军的神!
当然了,朱慈烺的“神”也不完全是吹出来的,他虽然不是朱元璋转世附体,但的确换了魂,而且的确干出了一点“神迹”。
“这转世附体之说,还是太过玄幻了……”
抚军大元帅府内,一座巨大的厅堂内,正坐在一张长桌边上吃饭的史德威正连连摇头,质疑着朱大太子的神迹。
他虽然是武夫出身,但是也正经上过学,还考过秀才,后来又当了史可法的养子,自然满脑子圣人道理,怎么会相信太祖高皇帝转世这种荒诞之说呢?
“怎么是玄幻呢?这是真的……”一个穿着红色战袍的克难新军参军用异常肯定的语气说对今天早上刚入登州城的史德威和唐云说,“这事儿我最清楚了,我堂兄的娘舅就是东宫侍卫,三月十三日晚上太祖爷下凡附体在太子爷身上的时候,他可就在端本宫外面守着!亲耳听见千岁爷和太祖高皇帝说话的!
而且三月十四日晚上,千岁爷醒来以后,立马就跟变了个人似的。之前那是多老实的一个孩子,绝对是规规矩矩,不让干的事情半点都不干的。可三月十四日晚上到现在,不到三个月,千岁爷已经干成多少大事了?连鞑子都打死3000了……不是太子高皇帝附体有可能吗?”
这个克难新军的参军名叫李龙睿,是上直亲军的世袭指挥使家族出身,在北京的时候就是个不大不小的纨绔,耳目通灵,一张嘴也能吹嘘,所以就补了个“吹牛参军”。
这大元帅府参军除了负责吹牛,还管接待通报的差事。所以史德威、唐云他们到了登州以后,就由参军司的人负责接待。
其实也没啥好招待的,就是管饭管住宿。饭食就是在轮值守卫大元帅府的克难新军步军协搭伙——到了登州之后,朱慈烺就不再设立专职的侍卫协,而是由克难新军下属的各个步军协轮流充当宿卫。负责大元帅府和行宫的安全。
当然了,朱慈烺自己还是额外保留了一个侍卫营,充当贴身的禁卫。
另外需要一提的是,克难新军实行的“搭伙”制。自从朱慈烺草创克难新军时起,他就坚持每天必要一餐和兵士共用。一来是为了检查基层部队的伙食;二来是为了拉拢人心。
这个优良传统不仅保持到了现在,而且还得到了扩大。现在克难新军的《新军典范》就规定了各级军官和士兵如何一体饮食的问题。
协统以下(包括协统)军官,如无特殊情况,每日早、午两餐,必须和士兵共用。协统以上,每日的午食须和基层士兵共用!
而基层部队的伙食供应,则以协为一个独立结算单位,设立专门的炊事旗,大元帅府、克难新军指挥使司、各师帅司不单独开伙,而是在各协搭伙。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北宋穿越指南临安不夜侯铁骨[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明朝败家子[精校版]藏国黑道特种兵盛唐挽歌谍影风云(民国谍影)[精校版]绍宋[精校版]唐砖[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秦功极品家丁[精校版]间谍的战争[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窃明[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谍影凌云晚明[精校版]红楼之挽天倾奉天承运[精校版]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国色生枭[精校版]叛徒[精校版]大唐扫把星[精校版]覆汉[精校版]北地枪王张绣[精校版]抗日之兵魂传说[精校版]庆余年[精校版]国士无双[精校版]谍海王牌大宋第一状元郎[精校版]随波逐流之一代军师[精校版]最强兵王[精校版]汉阙[精校版]小阁老[精校版]大魏宫廷[精校版]唐人的餐桌我要做皇帝[精校版]大明国师大唐天将军花与剑与法兰西[精校版]夜天子[精校版]两京十五日民国投机者特战先驱[精校版]秦吏[精校版]朕能走到对岸吗我的帝国[精校版]唐朝小闲人[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梦回大明春[精校版]国策[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抢救大明朝[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大宋的智慧[精校版]盛唐烟云[精校版]枭臣[精校版]葬明[精校版]佣兵的战争[精校版]一品江山[精校版]序列大明辛亥大军阀我的第三帝国[精校版]世子很凶[精校版]大明武夫[精校版]扼元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汉乡[精校版]十国千娇[精校版]将血[精校版]三国之名门公子[精校版]红楼之庶子风流[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银狐[精校版]伐清[精校版]三国之蜀汉我做主[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父可敌国北朝帝业权臣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精校版]逍遥游[精校版]崛起之第三帝国[精校版]春秋我为王[精校版]雅骚[精校版]外科医生的谍战生涯崇祯十五年[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混在三国当军阀[精校版]奸臣[精校版]萌娘三国演义[精校版]大争之世[精校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