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冷冷道:“走一步看一步吧,如果能拿下北方半壁,本王当然不屑燕云十六州。如果能一统天下,本王也不会止步北方。可现在还不知道大沽口那边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万一朱家太子真的能打呢?另外,大同那边说不定还有波折……所以就不要想太多了!”
范文程躬身道:“王爷英明!”
王爷当然是英明的,而且还有一张非常灵验的乌鸦嘴。朱大太子还真的挺能打,大同那边也真的起了波折!
就在大沽口之战的同一天,大同城内也上演了一场全武行的厮杀。大顺朝的大同总兵姜瓖突然发难,率领家丁在大同城内和李自成留下监视姜瓖的张天琳、柯天相所部展开血战。
出乎张天琳、柯天相等人的预料,姜瓖部下的那些原大同镇明军的战斗力相当强悍!在历史上的大同戊子之变中,起义的大同军民从顺治五年十二月一直坚持到顺治六年十月,才因为粮尽和内变而被清军扑灭。如果他们能拿出戊子之变的尽头抵抗李自成,李自成压根就到不了北京城……
可偏偏大同镇的这位姜大总兵就是个思路稀奇古怪的人物,明明有实力抵抗李自成,偏偏要投降。而投降之后因为李自成吓唬了他一下(假装要杀他这个叛国贼)就后悔了,一直想要再回大明那边去。
结果在李自成败出北京的消息和携带着抚军太子令旨的骆修身前后脚抵达大同后,姜瓖就觉得时机成熟,悍然发动兵变。张天琳、柯天相猝不及防,双双被杀。
一场血战之后,大同府城又一次变成了大明朝的地盘!
“骆指挥,原以为流寇有多厉害,原来也不过如此。老子要早知道他们就这点本事,他娘的就不附逆了!”
大同镇总兵衙门的大堂上,一个四十来岁,满脸大胡子,长得好似个凶神的汉子正大马金刀的坐在案几后面,一边指着搁在案几上面的两颗血淋淋的头颅,一边和坐在边上的骆修身说话。
这两颗就是李自成留在大同府监视姜瓖的张天琳和柯天相的脑袋!其中张天琳还是姜瓖的救命恩人,李自成假装要杀姜瓖的时候就是他出面求情的。
没想到这个姜瓖翻起脸来比翻书还快……
骆修身看着张天琳的脑袋,也有点脊背发凉,他吸了一口带着血腥味儿的空气,勉强露出了笑容:“总戎,千岁爷还有份令旨让本官至您反正成功后交给您。”
“是吗?”姜瓖笑着,“那就快拿出来吧。”
令旨啊,难道不应该是恭恭敬敬来接旨吗?就这样拿出来?
骆修身瞄了眼血淋淋的脑袋,还是摸出了朱慈烺在离开北京城前交给他的另外一份令旨,然后站起身,走到姜瓖跟前,双手把令旨递了上去。
姜瓖接过令旨,随手翻开看了看,眉头就皱起来了。
“千岁爷料定满洲鞑子会谋取北直隶和山西?”姜瓖道,“不是都已经借师助剿了吗?”
骆修身苦苦一笑:“总镇这话可问倒下官了,下官已经有些日子没见千岁爷了……这份令旨还是三月二十日千岁爷离开北京前交给下官的。”
“那时千岁爷就料定满鞑子会来夺大同府了?”
“防人之心不可无嘛。”骆修身道,“千岁爷让咱们早做准备总是不错的……满鞑子兵强,大同虽是雄城,但是也禁不住长年累月的围困,所以在太行山中设立根据之地还是很有必要的。”
姜瓖摸着大胡子笑道:“骆指挥差矣,围城可没那么容易……大同城那么大,没有数万精兵是围不住的。数万精兵人吃马嚼的,所耗粮草可相当惊人!我大同城内现在就有6个月的存粮,再收集一些,凑上一年够吃的粮食,我就不信鞑子能围城一年!”
第0174章 就要洪承畴
姜瓖的自信不是没有道理的,大同那可是九边重镇之一,天下有数的雄城。现在的这座大同城是洪武年间,由大将军徐达督率军民,在辽、金、元土城的基础上增筑而成的。城墙内部用三合土夯成,外层则用坚硬结实的特质大青砖(这种青砖比常见城墙墙砖要重几倍)垒砌。而且大同城墙还相当高大,比北京城的城墙还要高,平均高度约有四丈几尺!
另外,大同城墙的外轮廓并不是呈现常见的直线,而是像齿轮一样,凹凸相间,排列有序。凸出部分就是马面敌台,一共有52个之多!现在这52个马面敌台上都布置了火炮,可以形成交叉绵密的火力!
大同府城的四门都附带有瓮城、箭楼、匾楼,形成了四个独立的堡垒。哪怕四面城墙的其他部分全部陷落,只要瓮城不丢,大同府城就能继续坚守。
大同府城内还有一座正方形的“皇城”,就是原来的代王府,位于大同府城的东北角上。同样拥有夯土砌砖的高大围墙,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堡垒存在。
哪怕大同府城的其他地方都沦陷了,依靠“皇城”也能继续抵抗!
而在“土木之变”后,大同雄城又进行了扩建,先后在城北筑起了“操场城”,城东筑起了“东小城”,城南筑起了“南小城”,三小城因为贴近大同主城,形似关隘,因此又称三关。大同也由此形成一座主城,三座关城的防御格局。
之后又在城东、城西数十里外修建了“聚乐”、“高山”二堡。形成了大同城的左右两翼。从而形成了一城两翼三关的防御体系。
所以在大同城内外的军民们看来,他们的城池根本是不可能被攻破的。
要让他们放弃如此坚固的城堡去太行山里面打游击,简直就是异想天开啊!
至于围困什么的,大同军民也不是很怕。因为大同镇这些年一直面临入侵的威胁,早就在做准备了,储备的粮食很多,如果再能抓紧时间储备一点,满洲人围上一年都不一定能饿死大同人……
而且大同城那么大,且不说“两翼”,就是核心的一城三关,没有个七八万鞑子也围不严实啊!
满鞑子一共才多少?都来大同围城了,老婆孩子谁照顾?都让范文程那样包衣奴才照顾能放心吗?
可别回去以后便宜儿子都有了……
姜瓖正拍着胸脯向骆修身保证大同府城能守多少年的时候,他的一幕僚快步走了进来,冲着姜瓖行了一礼:“总戎,刚刚得到灵丘县的塘报,说是新任的三边总督王永吉和宣府总兵高第率兵5000护送新封的代藩抵达了。”
姜瓖扭头看了看骆修身,“怎又有个代王了?是原本代藩一门的人吗?”
骆修身摇摇头道:“不知道啊,下官自三月二十一日起就没再和朝廷联络过。”
姜瓖摸着大胡子,问那幕僚:“可说新任代王是谁?”
“说是皇三子!”
姜瓖站了起来:“哎哟,那可得去隆重迎接了!”
他对骆修身道,“骆指挥,本镇现在离不开大同府,就劳您走这一遭,将代王殿下和王总督都迎来大同府。”
大同府城这边要开门迎客,而五百多里外的北京城,此时此刻却闭门拒客了。
……
落日的余辉撒在颜色灰暗的巨大城堡上面,给人一种不可侵犯的森严感觉。
北京外城七门和内城六扇可以通往城外的城门,从前天豪格、孔有德率部兵临城下时起就紧紧关闭着。不仅关闭,而且还用泥土石块等物完全封堵了。以致内外联络,都得用吊篮进行。“忠义贰臣”骆养性这两天就被吊上吊下了好几回。
骆养性乘坐吊篮出城当然是为了去和兵临城下的满洲人谈判了……谈判投降的条件!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北宋穿越指南临安不夜侯铁骨[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明朝败家子[精校版]藏国黑道特种兵盛唐挽歌谍影风云(民国谍影)[精校版]绍宋[精校版]唐砖[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秦功极品家丁[精校版]间谍的战争[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窃明[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谍影凌云晚明[精校版]红楼之挽天倾奉天承运[精校版]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国色生枭[精校版]叛徒[精校版]大唐扫把星[精校版]覆汉[精校版]北地枪王张绣[精校版]抗日之兵魂传说[精校版]庆余年[精校版]国士无双[精校版]谍海王牌大宋第一状元郎[精校版]随波逐流之一代军师[精校版]最强兵王[精校版]汉阙[精校版]小阁老[精校版]大魏宫廷[精校版]唐人的餐桌我要做皇帝[精校版]大明国师大唐天将军花与剑与法兰西[精校版]夜天子[精校版]两京十五日民国投机者特战先驱[精校版]秦吏[精校版]朕能走到对岸吗我的帝国[精校版]唐朝小闲人[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梦回大明春[精校版]国策[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抢救大明朝[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大宋的智慧[精校版]盛唐烟云[精校版]枭臣[精校版]葬明[精校版]佣兵的战争[精校版]一品江山[精校版]序列大明辛亥大军阀我的第三帝国[精校版]世子很凶[精校版]大明武夫[精校版]扼元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汉乡[精校版]十国千娇[精校版]将血[精校版]三国之名门公子[精校版]红楼之庶子风流[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银狐[精校版]伐清[精校版]三国之蜀汉我做主[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父可敌国北朝帝业权臣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精校版]逍遥游[精校版]崛起之第三帝国[精校版]春秋我为王[精校版]雅骚[精校版]外科医生的谍战生涯崇祯十五年[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混在三国当军阀[精校版]奸臣[精校版]萌娘三国演义[精校版]大争之世[精校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