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心话,唐老四都忍不住想念大明朝了。以往跟着大明混饭吃的时候也不觉着有啥好,现在跟着大顺混了不到一个月,居然就开始思念故主了……这难道是传说中的良心发现?
其实思念大明的不止唐老四,被派到他手下的那些精壮民伕,一样有点想念大明朝了。
天津卫毕竟地处北直隶,算不得天子脚下,也能算得上天家门前。虽不如南直隶富庶,但是在北方来说,也算是好地方。漕运、海运交汇于斯,随着禁海之令的消失,天津卫也能靠海吃海,哪怕是寻常小民的日子也还能过下去。
本以为闯王一来,大家的日子能更加红火,至少能有三年不需要纳粮。
可是谁能想到不纳粮和不征粮原来不是一回事儿!正经的田赋和三饷是不交了,可架不住人家要征伕征粮,把天津卫周围的乡村搜刮得毛都不剩了。
无论贫富,不管男女,也不分老幼,都被裹挟了去堆土填壕充军了——当然了,大顺天兵也不是到哪儿都这么干的,之所以祸害天津卫周围,是因为要围攻天津卫城。
大顺朝现在还在搞“三年不纳”,也就是说没有建立起可持续的财税体系。没有财税支持,军队当然也就没有什么正常的后勤了,自然就是打到哪里,吃到哪里。
而且大顺也不可能募兵,没有钱募什么兵?如果不募兵,也不裹挟,哪儿来百万之众?靠一个“三年不纳粮”的许诺,贫下中农就自己带着粮食来参加革命了?哪有这样的好事儿?
……
围城之外的人都在思念大明。而围城之内,还属于大明土地上的人们当中,却有不少人存着迎闯王的心思!
天津卫世袭千户之家出身的张承志张举人,现在就铁了心要迎闯王。倒不是要“吃他娘,喝他娘”,天津卫张千户家有的是钱粮,他们家可是天津卫城这边的地头蛇,四分之一个千户所的土地都叫他们一家给吞了。而且他家不仅有地,还兼营商业。天津卫城内有一整条张千户街都是他们家的,那可是非常繁华的地段。
另外,早在靖难之役后,张千户家就开始走允文允武的路子了。一边守着世袭的千户不放,一边则鼓励子弟读书上进。连着出了不少举人、秀才,成了天津卫这边一等一的书香门第。
如果李自成没有打进北京城,没有成为天下,至少是北地的共主。张举人是绝对不会生出归顺的心思的,他一举人最要紧的是考进士。归了流寇上哪儿考进士去?而且也没有红娘子那样的迷死人的女强盗抢他上山当压寨郎君——他长得又不帅,估计女强盗也看不上。
而现在,李自成是北京之主了。崇祯和朱慈烺无非就是跑去南京占据半壁江山。张举人还能抛了家业跟从?既然不能跟从,自然就得把李自成当成真命天子,把崇祯、朱慈烺当贼了。
为天子杀贼,当然是读书人的本分了。
所以在天津南城的张家大宅内,张举人这条地头蛇,在三月二十七日、三月二十八日、三月二十九日这几天,都忙着召集志同道合的天津卫文武豪强,准备干一票能立不世之功的大买卖……
第0104章 小心夹棍!
“朱家太子已经去了北城,吴三桂和夷丁突骑的甲士也都跟着去了!现在留在南城的都是不能打的乌合之众,咱们的机会可来了!”
说话的是一个面目狰狞的壮汉,留着连鬓大胡子,面孔黑漆漆的,不知道还以为他是猛张飞那样的武将呢。其实他也是举人,姓范,名重,字文达。家庭出身和张举人类似,都是天津三卫的世袭千户。
他的长相多半就是从祖宗那里遗传来的……他那祖宗可厉害了,跟着徐达、常遇春北伐中原,后又深入漠北,一路杀到元上都开平,那可真是有万夫莫当之勇,号称范无敌!
不过长相可以遗传,武艺却不会遗传。别看范举人看上去能一个打一百人,但是并没有正经练过武艺。他的本事都在八股文上,八股文做得好极了,是名扬津门的才子,很有可能会中进士的。所以谁能在北地开科取士让他中进士,谁就是范举人心中的明主了。
听他说话的,却是个斯斯文文的白面书生,三十许岁,留着三缕须髯,正是此间的主人张举人。他并没有穿儒服,而是穿了一件蓝色的紧袖箭衣,腰带上还挂着一柄宝剑。端坐在一张太师椅上,一手扶着膝盖,一手按着剑柄,静静的听着。
“只需要等到天气放晴,大顺天兵一定会加紧进攻,到时候朱贼的兵力就会更加吃紧。我们的机会可就来了,天津城内的百姓早就受够朱贼的昏君贪官,都憋着鼓劲儿想揭竿而起,只是被朱贼的锦衣卫给镇住了。我们只需带头举事,全城百姓都会跟从。如果能捉到朱贼的皇帝,我等就是大顺新朝的开国功臣了!”
张举人连连点头:“还是文达兄有办法!我看大家就按照文达兄的计谋行事,等天气放晴后的第一个子夜便一起举事,攻打朱贼皇帝的行宫。我前些日见大顺天兵都是蓝衣白帽,不过咱也学他们,各自回去搜集蓝衣和白色绒帽。待举事那日,都叫子弟家丁穿了,装成大顺天兵。”
“对,对!”范举人补充道,“还有闯字旗号也要准备……到时候都大喊闯王兵到,吓也吓死朱贼了!”说着话,他的眉头又是一拧,“不过咱们也不大知道朱贼皇帝究竟在哪儿啊?到时候如何下手捉拿?”
张举人哈哈一笑,摇着脑袋说:“山人自有妙计!”
……
当当当当……
刺耳的鸣金之声再一次响彻战场。唐通所部的又一次扑击,被守天津北城的明军给击得粉碎。
退下来的人马,过了大顺军老营兵固守的壁垒,就纷纷倒卧在泥水当中,只是大口大口的喘气儿,再也没动弹的气力了。带队的唐老四已经挂了彩,头盔和白帽子都不见,脑袋上裹着块脏兮兮的布头,还泛出淡红的血色。他的这处伤口是一支斑鸠脚火铳造成的!不是被弹丸打的,要那样倒也死干净了。而是被一把装在火铳前部的长达三尺的破解锥给戳了一下。锥尖挑掉了头盔,细长的三角形锥身的快口在他的额头上来了一下,幸好不是刀刃,要不然脸就没法看了。
将长刺装在火铳上的做法,唐老四过去多年的征战中还没见过,显然是明军刚刚采取的新战术——也不知道是谁想出来的?真他娘的有损阴德啊!
连着战了三天三夜的唐老四现在昏昏沉沉,脑袋上又疼,只想死过去,却还是挣扎着爬起来,向李过和唐通的大纛旗所在的一处村落走去——他因为这三日作战卖力,被提拔当了个游击,其实也不是什么正经的游击,就是唐通私自任命的,好处没有,责任不小,得向李过和唐通报告前线的战况,然后再领受新的任务。
这处村落距离天津卫北城很近,几日前还是个繁盛热闹的所在,不过现在已经彻底毁了,村子里面的精壮都被拉了壮丁,不是堆土就是填壕,再就是补充进唐通的军队了。至于妇孺老弱,也都有适合他们的差事可以做。只有些实在年幼的孩子或者有些姿色的女子得到一点优待,还留在村子里面……
村子入口处有不少穿着蓑衣,戴着斗笠的战士,个个精壮,一看就知道是大顺军的老营兵。他们都是死人堆里挣扎出来的人了,心肠早就跟钢铁仿佛,见着前方打得尸山血海,脸上还是轻描淡写的神情。
唐老四见了却恨到了极点。他本来就是剿贼的官兵,投靠大顺实非所愿,现在又被当成炮灰消耗,眼见着和自己一起多年的弟兄一个个都没了,而且还都是白死,怎不怨恨?
可这份怨恨只能埋在心里面,面子上还得装着小心,把那些老营兵当成大爷。
走进唐通所在的大院时,李过和唐通正在说话。
李过告诉唐通:“东南风已经止了,雨也越下越小,明日多半就要放晴……一举拿下天津卫,抓住朱贼父子的机会也快到了!”
“侯爷,真的能拿下天津卫?这两日下官的兵将可死伤惨重啊!”
“呵呵,额已经瞧见了……吴三桂的夷丁突骑不过如此,就是个头大,力气大,也没多凶,老营兵不怕他们。”李过摸着自己一脸大胡子,呵呵笑着,“李岩和红娘子也准备停当了,征集了一百多条漕船,还预备了许多干燥的稻草!呵呵,只要天一放晴,东南风一止,就能火攻浮桥。
只要浮桥一毁,陈永福的人就能去抢郑家的商船!卫河毕竟不是大海,那帮海商怎是额们大顺兵将的敌手?哪怕抢不着几条船,驱走了也行……反正额们要的就是朱贼父子!”
“那下官的兵将今晚还要继续攻打吗?”唐通又问。
他已经明白李过、李岩派给自己的是什么苦差事了——就是用自家兵将的血肉去把明军的主力吸引到天津卫北城,然后再一举烧毁浮桥,驱走郑家战船。将明军分割在天津卫的南北二城……
这番作战方略的确高妙,只是苦了唐通手底下的兵将,这三天三夜的扑击,死伤惨重不说,还得不着什么油水。
李过交代完毕便乐呵呵的去了,这时早就到了门外的唐老四拖着疲惫的步子进来,眼神有点闪烁。
“总镇……兄弟们死伤惨重,打不动了!”
唐通一摆手:“说这些没用的做什么?还有一个晚上……尽力去打吧,打完就能休息了。”
“休息?”唐老四一脸纠结,“一文钱都没有……”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北宋穿越指南临安不夜侯铁骨[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明朝败家子[精校版]藏国黑道特种兵盛唐挽歌谍影风云(民国谍影)[精校版]绍宋[精校版]唐砖[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秦功极品家丁[精校版]间谍的战争[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窃明[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晚明[精校版]谍影凌云红楼之挽天倾奉天承运[精校版]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国色生枭[精校版]叛徒[精校版]大唐扫把星[精校版]覆汉[精校版]北地枪王张绣[精校版]抗日之兵魂传说[精校版]庆余年[精校版]国士无双[精校版]谍海王牌大宋第一状元郎[精校版]随波逐流之一代军师[精校版]最强兵王[精校版]汉阙[精校版]小阁老[精校版]大魏宫廷[精校版]唐人的餐桌我要做皇帝[精校版]大明国师大唐天将军花与剑与法兰西[精校版]夜天子[精校版]两京十五日民国投机者秦吏[精校版]朕能走到对岸吗特战先驱[精校版]唐朝小闲人[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我的帝国[精校版]梦回大明春[精校版]国策[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抢救大明朝[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大宋的智慧[精校版]盛唐烟云[精校版]枭臣[精校版]葬明[精校版]佣兵的战争[精校版]一品江山[精校版]序列大明辛亥大军阀我的第三帝国[精校版]世子很凶[精校版]大明武夫[精校版]扼元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汉乡[精校版]十国千娇[精校版]将血[精校版]三国之名门公子[精校版]红楼之庶子风流[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银狐[精校版]伐清[精校版]三国之蜀汉我做主[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父可敌国北朝帝业权臣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精校版]逍遥游[精校版]崛起之第三帝国[精校版]春秋我为王[精校版]雅骚[精校版]外科医生的谍战生涯崇祯十五年[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混在三国当军阀[精校版]奸臣[精校版]萌娘三国演义[精校版]大争之世[精校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