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岁爷因何大笑?”领班东宫侍卫王七骑马走在朱慈烺身侧,见太子没来由的大笑,就策马上去询问。
朱慈烺回头看了王七一眼,脸上都是嘲讽的笑容,“这就是我父皇不舍抛弃的京师百姓啊……他还担心贼虏会杀戮百姓,真是太可笑了。这些百姓可机灵着呢,本宫给他们算算,再过一个多月,他们还得迎新主!”
有那么多新主吗?
王七听得一头雾水,朱慈烺也不跟他解释,只是笑着说:“走吧,咱们去正阳门瞧瞧……大门没关吧?”
“没关,”王七道,“吴提督亲自守在那里,太子爷不回,他是不会关门的。”
“好!”朱慈烺只是笑着,“去正阳门看看还有谁在那儿?”
“还能有谁?”王七叹了口气,“不就是些无知刁民吗?”
朱慈烺冷笑着说:“呵呵,不会只有百姓的。”
……
开门迎降当然不会只有北京城的百姓……连百姓都知道大明朝大事不好了,当官的还能不知道?
所以在京师官场上,早就有人在谋划要弃明投顺了。而前任兵部尚书张缙彦又是投降派的首脑人物之一。早在崇祯十六年,他接任兵部尚书的时候,就已经秘密联络上了闯王李自成——他接任兵部的时候,崇祯皇帝其实已经走投无路了,他这个兵部也是无计可施,还得整天担心被崇祯皇帝当成替罪羊宰了。
崇祯朝的兵部尚书,可是个非常危险的差事啊!崇祯朝十七年中,一共有十四个兵部尚书,其中四个畏罪自杀,一个死在大牢里,一个被崇祯皇帝下令处死,一个在流放地死去,一个被李自成的军队打死,十四个里面有八个不得好死啊!呵呵,兵部尚书的阵亡率肯定是超过下面的战兵了。
而没有落下不得好死下场的兵部尚书中,有五个被革职查办,只有一个光荣退休。光荣退休的那个就是张缙彦的前任冯元飙,他年老多病,实在干不了差事了。至于张缙彦自己,则在不久前被革职查办。
不过因为李自成来得太快,所以也没人去查他办他,就是革职了事。
革职后的张缙彦也没有离开北京危城,而是四处走动,拉拢了一批志同道合的门生故吏,准备一块儿迎新主,投降李自成。
而朱慈烺这几日突然展现出的“雄才大略”,也真是把张缙彦吓了一跳。倒不是担心北京城被这个办事出格的太子爷整成个坚城,而是担心自己迎降的事情被朱慈烺发现……
这个太子办事有点毛糙,真要给他逮住了,没准就一下咔嚓了,连花钱买命的机会都没有。
不过今天早上,张缙彦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了下来。因为他派去正阳门外大街打听消息的家人兴冲冲来报,说李自成的大军进城了!
终于来了!
“哈哈哈!”张缙彦猛一拍桌子,大笑三声,“大事成已!”他瞧了眼厅堂中和他一起在听消息并商量对策的官员。“诸位,跟张某去正阳门外迎新主吧!”
他现在租住的房子不在内城,而在外城,就在紧挨着正阳门大街的廊坊胡同。租了一所大宅,除了自己一家居住,还养了许多家丁,都市他当兵部尚书时从京营之中拉拢来的亡命。名义上是看家护院,实际上是为了方便迎降。
到了十七日流贼大军兵临北京城后,不少和张缙彦志同道合的官员,也都带着家眷搬到了外城,以免被朱慈烺这个愣头青太子捉了去。今天早上,这些人都聚集到了廊坊胡同,一个个袍褂整齐,伸长了脖子等着李自成进城的好消息。
现在消息终于来了,这可太好了!
一群大明官员,就这样喜气洋洋的跟着张缙彦,带着二三十个武装家丁出了宅门,很快就上了正阳门大街。
上街以后,他们很快就瞧见列队而来的朱慈烺等人了。
朱慈烺的人看着也不像明军,没打旗号,也不狼狈,而且大街两旁都在喊迎闯王的口号。
不必说了,一定是闯王的先锋进城了。
“快快快,”张缙彦连忙招呼和他一起的官员,“都按照官职大小排好了……仲昭,你是少詹士,和我一起吧。”
被张缙彦呼到身边的官儿名叫项煜,今年四十六岁,现任詹事府的少詹士,还是东宫讲官,是朱慈烺这个太子爷的属官。也不知怎么就跟着张缙彦加入了弃明投顺的队伍了。
除了项煜之外,今儿和张缙彦一块儿的还有庶吉士梁兆阳,庶吉士周钟,庶吉士魏学廉,国子监丞钱位坤。个个都是才高八斗的饱学之士,想来在李自成那边,也是有他们的用武之地的……
第0055章 造反是要杀头的
“吃他娘,着他娘,吃着不够有闯王……”
在一片迎闯王的歌谣声中,一群伸长了脖子迎新主的大明官员,总算是见着了让他们日思夜想的大顺天兵。
这伙大顺天兵的人数倒也不多,也就是千人上下,走在前面的约是五六十骑,皆有高头大马,身披铠甲。跟在后面的都是步兵,只有布面甲护体,其中约有三百余人肩扛火铳,余下的都带着刀矛。
大顺天兵的队伍不甚齐整,看着比寻常的京营兵还差一点。但是在前任兵部尚书张缙彦的专业眼光看来,这支乍看上去和京营兵无二的部队,却有着冲天的杀气!
“真是精锐之兵啊!”张缙彦捋着须髯,眯着眼睛,轻轻点头,好像他真懂似的。
他回过头对少詹事项煜言道:“此等精锐,朱家的乌合之兵如何比得?只怕十倍于彼都难胜之啊!”
项煜是四川人,用一口的川音附和道:“对头!和大顺天兵一比,便是关宁兵,也差了十万八千里!朱家的太子上蹿下跳的,还想螳臂挡车,真叫人笑掉大牙啊!”
“说的也是啊!那朱慈烺过不了几日,就会被大顺天兵拿获的……”
项煜摇摇头,笑道:“这倒不一定,他多半会自杀殉国吧?”
就在两人说话的时候,“大顺天兵”已经到了他们的跟前。领头的是个一脸坑坑洼洼,还有一部乱糟糟的大胡子的壮汉,身披长身铁甲,头顶尖顶盔,看着就凶残啊!
张缙彦和项煜可不敢再说话了,来得可不是不值钱的京营兵,而是大顺的天兵!
于是张缙彦、项煜,还有其他几个官职较低的文臣,立马根据官职大小站好,纷纷取出早就准备好的降书贺表,双手拿着,高举过头。
张缙彦是领衔的,就由他开口通名道:“朱明罪臣张缙彦、项煜、梁兆阳、周钟、魏学廉、钱位坤……等恭迎大顺天兵于正阳门外,恭祝闯王陛下万寿无疆,大顺江山万年永固!”
他说完了,然后才是迎降的官员和官员们的家丁一块儿齐声呐喊道:“我等恭祝闯王陛下万寿无疆,大顺江山万年永固!”
“哈哈哈……”马上的那位大顺天兵的将军大笑了起来,然后才用马鞭遥指众人,“尔等是要归顺闯王吗?”
张缙彦满脸堆笑道:“这位将军,我等都是朱明的廷臣,因为不满昏君害民,奸臣误国,所以日夜期盼大顺天兵,犹如婴儿望慈母……今日终于得偿所愿!”
“哦哦,”那将军问,“你们都是这个意思?”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北宋穿越指南临安不夜侯铁骨[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明朝败家子[精校版]藏国黑道特种兵盛唐挽歌谍影风云(民国谍影)[精校版]绍宋[精校版]唐砖[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秦功极品家丁[精校版]间谍的战争[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窃明[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谍影凌云晚明[精校版]红楼之挽天倾奉天承运[精校版]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国色生枭[精校版]叛徒[精校版]大唐扫把星[精校版]覆汉[精校版]北地枪王张绣[精校版]抗日之兵魂传说[精校版]庆余年[精校版]国士无双[精校版]谍海王牌大宋第一状元郎[精校版]随波逐流之一代军师[精校版]最强兵王[精校版]汉阙[精校版]小阁老[精校版]大魏宫廷[精校版]唐人的餐桌我要做皇帝[精校版]大明国师大唐天将军花与剑与法兰西[精校版]夜天子[精校版]两京十五日民国投机者特战先驱[精校版]秦吏[精校版]朕能走到对岸吗我的帝国[精校版]唐朝小闲人[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梦回大明春[精校版]国策[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抢救大明朝[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大宋的智慧[精校版]盛唐烟云[精校版]枭臣[精校版]葬明[精校版]佣兵的战争[精校版]一品江山[精校版]序列大明辛亥大军阀我的第三帝国[精校版]世子很凶[精校版]大明武夫[精校版]扼元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汉乡[精校版]十国千娇[精校版]将血[精校版]三国之名门公子[精校版]红楼之庶子风流[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银狐[精校版]伐清[精校版]三国之蜀汉我做主[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父可敌国北朝帝业权臣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精校版]逍遥游[精校版]崛起之第三帝国[精校版]春秋我为王[精校版]雅骚[精校版]外科医生的谍战生涯崇祯十五年[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混在三国当军阀[精校版]奸臣[精校版]萌娘三国演义[精校版]大争之世[精校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