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李若琏,你说什么?”
崇祯皇帝已经从御座上站起来了,直愣愣看着跪在下面的李若琏。
“陛下,千岁爷今儿早上说自己十六岁还没儿子,又要身先士卒,保卫社稷,担心有什么万一,就对不起祖宗,还将使国本动摇。所以就带了二百兵马去了平西伯一家暂居的府邸,抢了平西伯的妹妹吴三妹回宫为自己生儿子……现在生米已经煮成熟饭了!”
还有这样的事情?
崇祯简直要石化了,站在那里动都不动一下。
朱慈烺居然出了这样的损招,直接“抢”了吴三妹,把生米煮成熟饭。
而且还找了个堂堂正正的理由!
要,要让吴三妹给自己生儿子传宗接代……
这个事儿你有什么好急的?你这个太子还有仨弟弟呢!就算你被李自成的军队打死了,你的弟弟们还可以接班当太子的,大明朝不会没有太子的!
“陛下,太子行为虽有失当,但还是为大明江山设想,大节是不亏的。太子今年已经十六岁了,陛下十六岁的时候已经有许多后妃了,太子却还孑然一身。的确不妥啊!”
为朱慈烺强抢吴三妹的行为辩护的是左都御史李邦华,老头子白须如银,飘在胸前,好一副四朝老臣,德高望重的模样。
皇极门外的一票文武官员,也都纷纷点头,似乎都赞成朱慈烺为了大明国本而抢了吴三妹……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啊!大家能不赞成吗?
“可,可他抢人啊!”崇祯那个生气啊!
不是为儿子抢了个女人生气,而是为儿子明目张胆的欺君生气!
这是欺君啊!
吴襄本就献女媚上,他的女儿用得着抢?见到太子投怀送抱都来不及,用得着抢?
这就是串通好了做戏,生米做成熟饭,逼着崇祯皇帝承认现状。这不是欺君是什么?这个就是欺君!
李邦华一脸严肃地指出:“陛下,太子抢人也是为了替列祖列宗传宗接代啊!是抢人事大,还是为太祖高皇帝传宗接代要紧?”
当然是传宗接代要紧了……这一点满朝文武都不会有不同意见的!
之前弹劾吴襄献女媚上的事儿已经不存在了,现在是太子为了替大明列祖列宗传宗接代而抢了吴襄的女儿,这事儿可是在尽孝道!
谁敢因为太子急着传宗接代上疏弹劾?难道想让大明江山绝后吗?而且现在这个当口,弹劾太子有什么好处?太子有钱有兵,是大明的希望,大家想要继续做大明的官就得跟着太子走!
李邦华又道:“此可比神宗幸孝靖皇太后故事啊!现在太子既幸吴氏,便会有一定的几率让吴氏诞下子嗣!若有子嗣降生,虽非嫡出,但也是太子的长子,陛下的长孙……这样大明江山就有后了!”
孝靖皇太后是光宗皇帝的生母,也是崇祯皇帝亲奶奶。她当年是万历皇帝的母亲李太后宫中的宫女,被万历皇帝偶尔撞见,就偷偷给上了,上万之后还不承认,直到孝靖皇太后肚子大了,才被李太后查明真相。而孝靖皇太后肚子里的孩子,就是崇祯皇帝的亲爹光宗皇帝朱常洛。
听到李邦华提及光宗,崇祯皇帝的脸都气得发青了。
光宗除了出身不大光彩之外,还是万历朝国本之争的当事人……李邦华提及光宗,就是在提醒崇祯皇帝别打废太子的主意。满朝都是正直君子,都是维护大明国本的,想要换太子,门都没有!
不仅太子不能因为抢人传宗接代而换掉,而且吴三妹给太子生得儿子,只要没有嫡子存在,那就是将来的皇位继承人。
如果太子在保卫大明江山的战斗中牺牲了,同时也没留下嫡子,那么吴三妹给太子生得儿子就是皇太孙!
这叫立长!皇明祖制上规定的!
“魏藻德,你说呢?”崇祯咬着牙问首辅大学士魏藻德。
魏藻德哪敢有什么主张?只是含糊其辞道:“此事虽有不妥,但为了大明江山,不如,不如……”
“不如纳之为妃吗?”崇祯厉声问。
魏藻德听到崇祯的语气不善,只好改口道:“不如用为东宫女史,令其侍奉太子殿下……”
女史就是女官,地位比宫女高一点,但也不是什么高级女官。
“只可用为宫女!”崇祯皇帝似乎在赌气。
李邦华摇摇头:“这又是何苦呢?吴氏父兄皆为国家重臣,其兄吴三桂更是京师所望之援兵……何苦以宫人羞辱吴氏?”
“只能当宫女!”崇祯斩钉截铁地说。
“王承恩!”接着他又把已经失宠的秉笔太监王承恩叫到跟前,“去和太子说,吴氏不可为妃,只能以宫人侍奉。”
“老奴领旨。”王承恩当然明白崇祯帝意思。
这是要以吴三妹的名分为筹码,继续进行博弈。不过崇祯允许吴三妹侍奉朱慈烺,就已经输了一局。不仅弹劾吴襄的戏码黄了,而且还让朱慈烺和吴襄完成了事实上的联姻。
至于名分什么的……等吴三桂大军一到,崇祯真的能不给?别说侧妃,就是正妃也得给啊!
要不然北京城外的兵是吴三桂的,城内的兵是朱慈烺的,他们俩一联手,崇祯就是太上皇了……
而且就算崇祯死挺着不认吴三妹这个儿媳妇,也不妨碍朱慈烺把吴三妹宠上天去。命根子长在朱慈烺自己身上,吴三妹又是侍奉朱慈烺的宫女,陪寝是天经地义的。到时候朱慈烺就宠吴三妹,崇祯有什么办法?
所以这一局博弈,崇祯皇帝被儿子生生打脸了!
真是打得生疼啊!
更可恨的是崇祯皇帝发现自己拿这个不孝子一点办法都没有啊!
崇祯皇帝就是个死要面子活受罪的皇帝,他要是能像朱慈烺那么不要脸,各种坑蒙拐骗的招儿都能使得出来,他至于到今天吗?所以他不能,也不敢设个什么鸿门宴就把朱慈烺给做了。现在北京城的防务就靠朱慈烺在张罗,救命稻草吴三桂又是朱慈烺的二舅哥。他要给做了,北京谁来守?谁来救?要是最后亡了国,史书上还不得把崇祯喷成混蛋加三级的昏君?他还有脸说自己不是亡国之君吗?
而且朱慈烺那么狡诈,也不一定会中了鸿门宴的计……他现在都不住端本宫,而是搬去太液池边上的嘉乐殿住了。嘉乐殿就在内校场旁边,而内校场现在又是克难营的驻地,驻扎了近3000克难营兵将。
崇祯的净军肯定打不过他们,克难营那些亡命徒是拿一两银子一天的,净军太监才拿几个钱?就算打得过也不卖命啊!所以出动净军去逮捕朱慈烺也是不可能的。
现在崇祯能做的,就只能让王承恩去和朱慈烺打商量,多少要点钱过来。
王承恩现在的地位也有点特殊,朱慈烺能“发”出来,他是居功至伟的。与此同时,对于崇祯皇帝,他又是忠心耿耿的。所以他现在就是崇祯和朱慈烺之间的一座桥梁。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北宋穿越指南临安不夜侯铁骨[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明朝败家子[精校版]藏国黑道特种兵盛唐挽歌谍影风云(民国谍影)[精校版]绍宋[精校版]唐砖[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秦功极品家丁[精校版]间谍的战争[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窃明[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谍影凌云晚明[精校版]红楼之挽天倾奉天承运[精校版]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国色生枭[精校版]叛徒[精校版]大唐扫把星[精校版]覆汉[精校版]北地枪王张绣[精校版]抗日之兵魂传说[精校版]庆余年[精校版]国士无双[精校版]谍海王牌大宋第一状元郎[精校版]随波逐流之一代军师[精校版]最强兵王[精校版]小阁老[精校版]汉阙[精校版]大魏宫廷[精校版]唐人的餐桌我要做皇帝[精校版]大明国师两京十五日大唐天将军花与剑与法兰西[精校版]夜天子[精校版]民国投机者特战先驱[精校版]秦吏[精校版]朕能走到对岸吗我的帝国[精校版]唐朝小闲人[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梦回大明春[精校版]国策[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抢救大明朝[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大宋的智慧[精校版]盛唐烟云[精校版]枭臣[精校版]葬明[精校版]佣兵的战争[精校版]一品江山[精校版]序列大明辛亥大军阀我的第三帝国[精校版]世子很凶[精校版]大明武夫[精校版]将血[精校版]扼元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汉乡[精校版]十国千娇[精校版]三国之名门公子[精校版]红楼之庶子风流[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银狐[精校版]伐清[精校版]三国之蜀汉我做主[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父可敌国北朝帝业权臣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精校版]逍遥游[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崛起之第三帝国[精校版]春秋我为王[精校版]雅骚[精校版]萌娘三国演义[精校版]外科医生的谍战生涯崇祯十五年[精校版]北颂[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混在三国当军阀[精校版]奸臣[精校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