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真的想捐钱,而且他也真有钱。捐了钱就可以正大光明的离开北京,而且还可以把一部分的积蓄带走,去江南逍遥自在……可问题是他不能走,也不能捐。
因为他的锦衣卫指挥使,崇祯皇帝最信任的心腹,他能给太子朱慈烺捐个一二十万两银子,然后拿着太子的令旨跑路去天津吗?
他这不等于投靠太子,等于背叛崇祯皇帝了?
可是他也不能和崇祯皇帝明说啊,明说了不成离间皇帝和太子的感情了?
而且现在北京城内就得用钱买兵,有钱就有兵,有兵就是大爷!太子现在有钱有兵,就是大爷了!
所以骆养性只好哭丧着面孔说:“回禀陛下,臣真是清官,没有什么积蓄啊……”
你会没有钱?
崇祯皇帝翻了翻眼皮,心说:你和你爸爸骆思恭加一块执掌锦衣卫五十八年……居然都是没有钱的清官!说出去谁信啊!
他又扫了眼皇极门外的官员,发现几个大学士还有六部九卿这些大官多数都在。连周国丈、田国丈这两个皇亲中最阔的大富豪都在,只有李太后(万历他妈)家的那个阔佬李国瑞没来,也不知道是不是良心发现去捐输了?
看到崇祯皇帝还是一副将信将疑,骆养性又道:“陛下若还有疑问,不如遣内官去阜成门问太子殿下。”
被骆养性一提醒,崇祯皇帝这才如梦初醒,左右看看,想找可靠的宦官,这一找他才发现,宦官们也少了好几个!王之心从昨天开始就没影儿了,王永祚也不见了,现在只有王承恩和高宇顺这两个大珰还在。
怎么回事儿?难道那些宦官也都去捐钱了?
“高宇顺,”崇祯皇帝没有喊王承恩,而是点了司礼监掌印太监高宇顺的名,这家伙昨晚没见着太子,一早上又回来伺候崇祯上朝,现在又要出门了,“你去一趟阜成门,问清百官捐输的情况。”
“老奴遵旨!”
高宇顺领了旨意,急急忙忙赶到阜成门的时候,百官排队捐款的场面已经没有了。因为李自成的闯字大旗,这个时候已经出现在了距离阜成门不足五里地的钓鱼台附近。
和闯王一起出现的,还雄赳赳,气昂昂的大顺军老营兵马!而且人数足有两三万,多是骑兵,就在钓鱼台前列成了阵势,虽然不甚整齐,但是却杀气冲天!
已经募集到了300多万两白银,约13万两黄金,并且发现了二百多个忠臣的朱慈烺,这时自然没有心思再给捐钱的忠臣们发出城令旨了。
所以就宣布募款结束,阜成门、西直门、德胜门、西便门、广宁门等北京西北处城门及附近城墙戒严备战。
高宇顺赶到的时候,他正在两个内侍的帮助下,穿上一领制作精良的长身鳞片罩甲。这是一种相当沉重的铠甲,甲片由熟铁锻打而成,表面涂成金黄色。穿在身上金光闪闪,看着就像是个金甲神将。
这套铠甲其实就是大汉将军的装备,崇祯皇帝也有一领差不多的罩甲,只是表面的装饰更多一些。
朱慈烺的东宫侍卫,还有朱纯臣、李国祯、吴襄等高级将领,也都换上了类似的罩甲,不是金光闪闪,就是银光灿灿,看着都挺像的。
至于跟随朱慈烺的太子亲军克难营的普通兵将,还有一部分京营兵,则大多身穿布面罩甲。看上去就和后世影视剧中常见的八旗兵身穿的盔甲类似。
后世有人管这种甲叫“棉甲”,其实是不对的,这种甲胄名叫布面铁甲,布面之下还是铁片。至于棉甲也是存在的,不过一般不会单穿,而是衬在铁甲和布面铁甲里面,当然也有罩在外面的。所谓身披两层甲胄,大多就是一层铁甲、一层棉甲,如果再加一层锁子甲就是三层甲了。除非是力大无穷的战士,否则披上三层甲胄真是走路都喘了。
看见朱慈烺已经顶盔贯甲,一副马上就要上阵厮杀的样子,司礼监掌印太监高宇顺可真是被吓得够呛,几乎连话都说不利索了。
“千千千岁爷,您,您这是要干什么?”
朱慈烺看了老太监一眼,笑了笑道:“李自成来了!”
“李自成……闯逆来了?他在哪儿?”高宇顺完全忘记自己是来干什么的了,心里面只剩下害怕了。
“来了!就在城外!”朱慈烺笑着回答,他其实一样害怕。不过他的心理素质是很好的,那可是后世在经常发生灾难,时不时就会踩雷的中国金融市场中历练出来的——就是真的害怕了,脸上也得挂上自信的微笑!
第0037章 额不当皇帝好吗?
李自成在十七日下午就抵达了京师西郊的钓鱼台,按照宋献策制定的计划,他本该在钓鱼台行宫休息一晚,明天早上再出兵攻城。
可是此时的李自成正处于极度亢奋之中。最后的胜利仿佛一伸手就能抓住了!可仔细一琢磨,这最后的胜利果实偏偏又在天下第一坚城的护卫之下……
于是亢奋而又忐忑的李自成就改变计划,提前对北京城展开“攻心之战”。
在赶往钓鱼台的途中,他就命前来迎接的刘宗敏先去京师城廓的西面寻找一个合适的地点布阵,同时再搭起一座巨大的黄色毡帐。
刘宗敏领命赶回北京城西后,先是一番观察,然后就选中的阜成门外的空地设阵。
之所以选择阜成门外,是因为他在阜成门的城楼上发现了六面龙旗和一面三军司命旗。六面龙旗属于朱慈烺的皇太子仪仗,而三军司命旗则是面主将旗,象征中军帅帐所在。
朱慈烺原本想将中军设在西直门,但是发现李自成会将钓鱼台作为自己的驻跸之地后,就将中军迁到了正对钓鱼台的阜成门。
而刘宗敏看见了龙旗和三军司命旗后,以为崇祯皇帝上了阜成门,于是就来了个“王对王”,把李自成的中军摆在了钓鱼台外,正对阜成门的空地上。
十七日未时刚过,用完了午膳的大顺皇帝李自成,就在三四万大顺兵将的山呼万岁声中,在他的义子李双喜率领的御营亲卫的簇拥下,抵达了那个巨大的黄色毡帐之中。
和他一起抵达的除了刘宗敏、田见秀、牛金星、宋献策、顾承恩等大顺朝的文武将领,还有之前投降大顺的唐通、王承允、杜勋、杜之秩等降将降臣,另外还有被俘后投降的大明秦王朱存极和大明晋王朱审烜。
李自成自己端坐在毡帐前面,让自己的文武臣子和一干降臣分列左右,又让秦晋二王在自己左前、右前的地上坐着,真是好不得意啊!
正在李自成得意的时候,之前在宣化和居庸关投降他的两个明朝监军太监杜勋、杜之秩,一前一后小跑着就过来了。两个太监都各拿着一只单筒望远镜,是用来观看阜成门城楼上情况的。
一看之后,两个太监都以为自己的眼睛出毛病了!
因为他们看到的是皇太子的龙旗和三军司命旗摆在了一起!这是什么意思?皇太子出宫抚军了?不可能吧?大明朝有过督军的亲王,却从没抚军的太子。而且当今这位太子才十六岁,小孩子一个,怎么可能抚军?就算崇祯皇帝异想天开,让儿子带兵守城,满朝文武也不会答应啊!之前有人提议让太子去南京监国都是一片反对,现在要让太子抚军,那还不得吵翻天?
可问题是两个太监一看再看,分明就是太子的六面龙旗和三军司命旗在一块儿啊!
这不就是太子抚军吗?而且太子不仅出宫抚军,还上了阜成门的城楼!
这个太子的胆子也太大了吧?
“陛下,臣以千里镜观之,发现……发现阜成门城楼上有明太子的六面龙旗和三军司面旗。”
杜勋首先向李自成报告。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北宋穿越指南临安不夜侯铁骨[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明朝败家子[精校版]藏国黑道特种兵盛唐挽歌谍影风云(民国谍影)[精校版]绍宋[精校版]唐砖[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秦功极品家丁[精校版]间谍的战争[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窃明[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谍影凌云晚明[精校版]红楼之挽天倾奉天承运[精校版]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国色生枭[精校版]叛徒[精校版]大唐扫把星[精校版]覆汉[精校版]北地枪王张绣[精校版]抗日之兵魂传说[精校版]庆余年[精校版]国士无双[精校版]谍海王牌大宋第一状元郎[精校版]随波逐流之一代军师[精校版]最强兵王[精校版]汉阙[精校版]小阁老[精校版]大魏宫廷[精校版]唐人的餐桌我要做皇帝[精校版]大明国师大唐天将军花与剑与法兰西[精校版]夜天子[精校版]两京十五日民国投机者特战先驱[精校版]秦吏[精校版]朕能走到对岸吗我的帝国[精校版]唐朝小闲人[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梦回大明春[精校版]国策[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抢救大明朝[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大宋的智慧[精校版]盛唐烟云[精校版]枭臣[精校版]葬明[精校版]佣兵的战争[精校版]一品江山[精校版]序列大明辛亥大军阀我的第三帝国[精校版]世子很凶[精校版]大明武夫[精校版]扼元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汉乡[精校版]十国千娇[精校版]将血[精校版]三国之名门公子[精校版]红楼之庶子风流[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银狐[精校版]伐清[精校版]三国之蜀汉我做主[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父可敌国北朝帝业权臣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精校版]逍遥游[精校版]崛起之第三帝国[精校版]春秋我为王[精校版]雅骚[精校版]外科医生的谍战生涯崇祯十五年[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混在三国当军阀[精校版]奸臣[精校版]萌娘三国演义[精校版]大争之世[精校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