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txtzw.net)--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txtzw.net

第24节

作者:大罗罗
看看他们的样子就知道,一个个又黑又瘦的,衣服也都是掉色儿的,说他们有钱谁信啊?
不过话说回来,明朝在京的官员们大多都不富裕。后来李自成进京拷掠,得了几千万两,其中从官员那里刮来的不过是十分之一,也就是几百万。看着不少,但是在京官员多少人啊?那么多人才刮出几百万,平均一下能有多少?而且贪污受贿这种事情也不能平均啊,只有肥缺才得贪墨,但清水衙门永远是多数。
譬如朱慈烺的那些先生上哪儿贪去?给朱慈烺补课收钱?有这样的事儿吗?
而且三敬陋规在明朝也没有成为惯例,即便有地方官上贡,也只是给同他们有密切关系的京官用钱,不会搞到雨露均沾的。
当然了,北京城内有钱人还是有的。勋贵和一部分大太监是有钱的!
大部分勋贵不是一代人显贵,而是世世代代显贵,日积月累攒出家业也正常。另外,勋贵出任的官职通常是武官,可以管都司卫所京营的,早年可以侵吞土地,后期可以克扣军饷吃空额,如果在东南沿海任职还可以庇护走私,也就容易来钱了。
而大太监有皇家和藩王可以“吃”,皇庄皇店也都是太监们在管,早年还有矿监和织造局可以捞,现在则有监军的机会从军饷中捞钱,所以大太监们多少都有点身家。
至于内帑……在万历年间倒是颇为丰盈,但是到了天启、崇祯年间就开始不断往外发钱铺贴军费。现在早就空空如也了,什么三千万两云云的,根本就是不合逻辑的瞎扯。明朝的太监得多负责,多会搞钱,才能给崇祯皇帝攒出三千万两?当他们都是大明首富郑芝龙啊?
不过崇祯皇帝即使知道他的文官们没有贪污多少钱,现在心里面还是恨得不行。
因为这些文官既没有办法搞钱,也没有办法退敌,还拦着不让他这个皇帝迁都……这可真是要命啊!
李自成已经突破了居庸关,眼看就要到北京城外了,再不迁都南幸就来不及了。
对了,迁都南幸和落荒而逃是不一样的。
迁都南幸是国家的大政方针,得由皇帝下旨,内阁票拟,皇帝批红,然后才能由六部和顺天巡抚、天津巡抚、登莱巡抚、漕运总督共同安排执行。
这是大明中枢的集体迁移,在迁移过程中,中枢的职能不会中断,权威也不至于过多的下降。
而落荒而逃就简单了,今晚就走,带上老婆孩子,在京营精锐的护卫下直赴天津——这就是一句话的事情,王承恩一定已经安排好了一切,随时可以护驾出逃的……
想到忠诚可靠的王承恩,崇祯皇帝就安心了不少,他可不会傻愣愣的挺着等死。要不然也不会让王承恩统领内外军营,提督九门了,他又不会打仗,除了安排好逃亡,还能干什么?
不过落荒而逃的事情太折威望了,而且也会让大明在一段时间内陷入群龙无首的局面之中。
因为落荒而逃是不可能带上一个庞大的中枢班子,也带不走太多的军队。这样朝廷就会陷入无官无兵的困境,说不定会被居心叵测的军阀权臣挟持。
所以现在就是迁都南幸的最后时机了……
想到这里,崇祯叹了口气:“昨日收到塘报,居庸关失陷,流寇即将抵达京师臣外,诸卿有何良策,皆可畅言与朕。”
哪儿还有良策啊?
要么逃跑,要么投降,这两策能畅言吗?要言,您自己言吧,这次咱们保证不反对。
奉天门外的官员个个呆若木鸡,不发一言……
崇祯心里那个失望啊!怎么就没有一个能站出来说句“迁都”的臣子呢?
快站出来吧,朕保证不秋后算账了!
可惜崇祯皇帝的心声大家都感觉不到,还是没有人站出来说话。
其实从三月十三日起,早朝上就没什么人说话了。因为在前一天,李自成的大军就抵达了怀来卫,京师西北的长城各口,都在闯逆兵锋之下。闯逆大军随时将破口而入!
所以朝臣们从十三日开始,都在等崇祯皇帝下迁都南幸的谕旨。
可问题是崇祯皇帝就是不开金口!
而百官也没谁敢去背这样的黑锅。所以君臣之间,就这样大眼瞪小眼的干熬着!
熬到今天,崇祯皇帝居然还能沉得住气!
说真的,臣子们都不由得在心里佩服崇祯的养气功夫了,这才是天子啊,泰山崩于面而色不变。
大家正想到这里,东宫典药局的局郎李继周忽然跌跌撞撞的跑来了,口中还嚷嚷着:“皇爷,皇爷,大事不好了……”
第0021章 祖宗和儿子都不好
瞧见失魂落魄的李继周,崇祯皇帝首先想到的是太子朱慈烺的身体不好了。
虽然曾神医报告说朱慈烺身体没病,只是先人托梦,但是崇祯皇帝是不相信的。就算太祖高皇帝要托梦,也该托给自己啊,怎么能托给太子呢?他一小孩子懂个啥?
而且昨天上午东宫典药局又报告说太子身体不适,精神不济,要请假一日。今天本该太子上朝听政的,他也没来。多半是真的有病了……
想到这里,崇祯皇帝就问李继周道:“哥儿又怎么了?让太医去看过了吗?”
这个……李继周愣了愣,太子可是出大事儿了!不过太医恐怕管不了,得让皇爷您亲自去管教了。
不过李继周心里这么想,开口说的却是另外一件大事,他压低声音:“昌平皇陵方向火起……”
“啊!”崇祯皇帝就是一阵眼晕。
昌平是明十三陵的所在,距离北京城不到六十里。皇陵有陵卫看守,自然不会随便起火。而在当下,皇陵火起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李自成到了……
他来得也太快了吧!
现在就在昌平皇陵放火,今晚明晨,前锋就该到北京城外了吧?
崇祯定了定神,又看了一眼呆若木鸡状的臣子,就是一声长叹:“朕非亡国之君,诸臣尽亡国之臣耳!”
说完这话,也没心思再开朝会了,站起身就走,入了皇极门,往乾清宫而去。包括李继周在内的一干内官大珰,全都脚步匆匆的跟在崇祯屁股后面。
崇祯走到皇极殿附近的时候,忽然停住了脚步,转过身看着李继周,问:“李继周,你是东宫典药局的局郎,怎么是你来禀报昌平皇陵火起的?王承恩呢?他在哪里?”
“回,回禀皇爷,老奴,老奴是奉了小爷的令旨来向陛下禀报的……”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北宋穿越指南临安不夜侯铁骨[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明朝败家子[精校版]藏国黑道特种兵盛唐挽歌谍影风云(民国谍影)[精校版]绍宋[精校版]唐砖[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秦功极品家丁[精校版]间谍的战争[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窃明[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晚明[精校版]谍影凌云红楼之挽天倾奉天承运[精校版]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国色生枭[精校版]叛徒[精校版]大唐扫把星[精校版]覆汉[精校版]抗日之兵魂传说[精校版]北地枪王张绣[精校版]庆余年[精校版]国士无双[精校版]谍海王牌大宋第一状元郎[精校版]随波逐流之一代军师[精校版]最强兵王[精校版]汉阙[精校版]小阁老[精校版]大魏宫廷[精校版]唐人的餐桌我要做皇帝[精校版]大明国师大唐天将军花与剑与法兰西[精校版]夜天子[精校版]两京十五日民国投机者秦吏[精校版]朕能走到对岸吗特战先驱[精校版]唐朝小闲人[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我的帝国[精校版]梦回大明春[精校版]国策[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抢救大明朝[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大宋的智慧[精校版]盛唐烟云[精校版]枭臣[精校版]葬明[精校版]佣兵的战争[精校版]一品江山[精校版]序列大明辛亥大军阀我的第三帝国[精校版]世子很凶[精校版]大明武夫[精校版]扼元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汉乡[精校版]十国千娇[精校版]将血[精校版]三国之名门公子[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银狐[精校版]伐清[精校版]三国之蜀汉我做主[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父可敌国北朝帝业权臣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精校版]红楼之庶子风流[精校版]逍遥游[精校版]崛起之第三帝国[精校版]春秋我为王[精校版]雅骚[精校版]外科医生的谍战生涯崇祯十五年[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混在三国当军阀[精校版]奸臣[精校版]萌娘三国演义[精校版]大争之世[精校版]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盛唐挽歌藏国临安不夜侯水浒:狗官,你还说你不会武功?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大唐天将军红楼之挽天倾谍海王牌朕能走到对岸吗扼元